沙頭角口岸8·1起拆卸重建 劉國勳倡結合鹽田大小梅沙 組新旅遊中心
【明報專訊】國務院去年7月批覆同意深圳重建沙頭角口岸的方案,該口岸重建後將成為純旅檢口岸,並計劃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昨日表示,獲悉沙頭角口岸將於8月1日開始拆卸,預計三四個月內完成。他認為若與香港配合,或可利用最近跨境項目的經驗,令沙頭角口岸不遲於2031年完成重建。
新口岸採「合作查驗一次放行」
劉國勳昨到訪沙頭角口岸,向沙頭角合作區發展中心主任何召新了解重建計劃,得悉新口岸以「跨河建」方式重建,其中約3萬平方米用作口岸設施、約1.4萬平方米用作商業設施。
新口岸計劃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即出入境雙方的自助通道或櫃^,將在兩地口岸邊界線上並排建立,旅客只需排一次隊、檢查一次證件即可經過出入境雙方的檢查區域,完成兩地出入境手續。
劉國勳表示,沙頭角口岸為香港最東面的陸路口岸,新模式除便利當區居民出入,因鄰近深圳鹽田及大小梅沙,擁有豐富天然及旅遊資源,未來可提升沙頭角的交通配套,促進旅客到訪,甚至發展成本地另一旅遊中心。
料年內落實「團進團出」中英街
劉國勳又稱,文體旅局、保安局與鹽田區政府正就進一步開放沙頭角禁區及中英街、推動文化旅遊發展持續溝通協調,有望年內落實以「團進團出」方式開放沙頭角中英街禁區。他預料措施實施後,政府或視乎當區居民接受程度,進一步以限額形式開放個人旅客進入中英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