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署再函全港醫生 囑見基孔熱病徵即報
【明報專訊】本港昨無新增基孔肯雅熱個案,今年暫維持4宗輸入個案,分別住在觀塘安達h、鴨c洲利東h及青衣曉峰園。衛生防護中心昨再去信全港醫生,提醒如發現病人有基孔肯雅熱臨H病徵,以及近期曾前往爆發或流行地區,或居住在近期輸入個案附近,均應向中心呈報。中心亦稱,私家醫生如發現懷疑病例,應即時轉介病人入院治理。
衛署加強巡口岸 歐家榮料個案難截
衛生署昨表示,港口衛生科繼續在各口岸加強巡查,人員前日及昨日分別到落馬洲出入境管制站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附近範圍視察,提醒跨境巴士公司營辦商及機管局加強防控蚊患,人員亦會為抵港者篩查體溫。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歐家榮接受有線新聞訪問稱,基孔肯雅熱病毒潛伏期很長,預計大部分個案不會於口岸找到,但希望於口岸宣傳加強防蚊意識。
醫生:暫已做應做工作 有私院增檢測力
日前新增的其中兩宗輸入個案住在青衣曉峰園,食環署昨稱,其所處的青衣北監察地區上月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為15.5%,屬第二級警戒級別,已針對有關輸入個案滅蚊,並聯同政府部門舉辦衛生講座。另亦於上月誘蚊器指數屬第三級的馬灣,對蚊患風險較高地點防蚊滅蚊。
臨H微生物及感染學專科醫生王建芳向本報表示,港人旅遊頻繁下,當世界各地出現疫情時,本港難獨善其身。她稱社區有可能有隱形患者,當局於疫情防控可能有點被動,但已做了目前應做的工作,而據其了解個別私院亦自行提升檢測能力。
她說,基孔肯亞熱於蚊傳疾病中算病徵最輕,不會像登革熱會出血性休克,最重要是市民出現病徵下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