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省新屋施工量料挫25% 前經濟顧問抨未正視危機
【明報專訊】全國房屋危機可能會進一步惡化,最新預測顯示,加拿大的新屋施工量將在今年及未來兩年持續下滑,安省和卑詩省分別減少25%和8%。
加拿大按揭與房屋公司(CMHC)一份最新報告表示,今年全國房屋施工量預計為237,800間,較去年的245,367間減少;明年將進一步減至227,734間,2027年更可能跌至220,016間。這些數字不僅低於2021至2022年的每年267,000間,更遠低於CMHC所指未來10年每年需新增480,000間單位的目標。
新屋施工量下滑情況在安省和卑詩省尤為嚴重,儘管溫哥華及多倫多的樓價居高不下,但兩地的新屋施工量分別下跌25%及8%,CMHC在報告中稱,主要原因是可負擔性問題。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增建房屋不僅能為民眾提供居所,還能透過增加供應壓低樓價,並帶動經濟活動與就業,包括家具、家電等消費。新屋項目亦為聯邦、省及市政府帶來稅收。但前聯邦總理杜魯多的經濟顧問墨菲特(Mike Moffatt)近日撰文批評各級政府未有正視危機,也未採取必要行動。
在最近一次聯邦大選中,各主要政黨均提出增加新建住房的計劃,以改善可負擔性及應對日益嚴重的露宿者問題。自由黨承諾未來10年每年建屋50萬間,聯邦總理卡尼更提出成立「建造加拿大住房」(Build Canada Homes)公營開發機構,提供250億元公共資金及100億元低息資本,藉此推動可負擔住宅,並接管部分CMHC職能。自由黨亦承諾首次置業者購買100萬元以下新屋可獲豁免貨勞稅(GST),並將多單位住宅建設的市府開發費減半。
分析認為,從土地規劃到居民入住往往需時10年以上,特別是需要建設道路、水電及排污等基礎設施時更為緩慢。目前市場亦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利率上升、失業率增加、建材及人工成本上漲、美加貿易緊張、人口增長放緩及預售量大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