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港人電商:港市場細難行「流量經濟」 具誠信優勢可攻英美
【明報專訊】內地人口及市場龐大,電商創造「流量經濟」藉直播等掘金效果佳,這手法本港難以仿效。記者赴「電商之都」杭州訪問北上商人,創辦電商業務的港人夏啟翔指出,本港物流業弱、市場小,若複製「流量經濟」或起反作用,更會令零售業面臨倒閉。他說電商優勢在網絡無「牆」和誠信傳統,倡本地零售攻英美網購市場。
玩法不同 YouTube經驗難抖音套用
曾在內地創立多家公司的浙江省香港商會科技專委會副主任夏啟翔指出,內地的香港電商「玩法」不同,香港不能照搬內地模式,內地「流量經濟」依賴播放量是因互聯網用量大,而香港僅700多萬人,物流基礎遜內地,網購習慣也不同,無法支撐「流量經濟」。他憶述,初抵內地時曾認為憑YouTube直播的經驗能賺錢,卻發現不適用於抖音直播,兩地社交媒體文化有鴻溝。
夏啟翔認為,內地與香港文化有差異,在港做電商優勢在於毋須「翻牆」和港商誠信傳統,客服及賣貨很方便,但貨源、供應鏈和市場規模遜內地,要走有香港特色的電商道路,舉例可靠內地供貨發展海外市場。他又認為,現時東南亞電商市場基本也被內地電商集團攻佔,英美市場則仍有機會開拓。
浙江省香港商會名譽會長兼香港.杭州創新創業服務中心顧問湯耀光指出,內地電商市場規模大,任何商品都具商機,「葾豬頭都有睇騕陔纂v。他認為兩地創業環境亦不同,本港衣食住行被大集團壟斷,小企業難生存;而內地年輕人若想創業,可選的行業、地區更多,建議本港有創新思維、技術背景或互聯網、AI電商專長的年輕人到杭州發展。
嘆港生意難做 倡IT專才赴杭
談及創業經歷,夏啟翔亦嘆在港創業時感「生意難做」,早年曾與同學合伙在觀塘開電影工作室,因租金高、設備貴最終拆伙,還曾轉做「格仔舖」。到杭州後,他先後以不同方式創立了最高峰時有400名主播的直播公司、靠抖音直播拉客的勞務公司,現時擁一傳媒和資訊科技公司,以拍抖音廣告片和向東南亞售賣內地產品賺錢。夏形容兩地創業氛圍不同,香港創業多局限於小生意,缺乏大規模發展空間,內地則市場大、機會更多。
明報記者 方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