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點對點:中國首提明確數字 10年減排7%至10%
【明報專訊】極端天氣威脅日趨嚴峻,全球各地積極應對並更新減排目標。2025年9月,中國正式公布2035年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宣布,未來1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要較峰值下降7%至10%,並「力爭更好」。這是中國首次提出在中短期內明確的減排數字,減排範圍亦擴大,由能源部門擴展到全經濟範圍。
減排範圍擴至全經濟
中國提出的其他目標還包括非化石能源消耗佔能源消耗總量的比重達到30%以上;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爭達到36億千瓦;森林蓄積量達到240億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主要高排放行業;基本建成氣候適應型社會。
習近平提到這是中國對照《巴黎協定》要求、體現最大努力制定的目標,中國有決心及信心兌現承諾。《新京報》指出,中國此次宣布的目標與2015年及2020年的目標相比,首次由二氣化碳減排擴展到所有溫室氣體,並從能源行業覆蓋到全經濟領域。
環團學者:目標太保守
有環保組織和外國學者認為中國制定的目標過於保守。有科學家指出,中國需要到2035年減排30%,才能實現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以內的目標。
2050年海平面上升
逾150萬澳洲人受威脅
另一方面,澳洲政府2025年9月中發表首份《國家氣候風險評估報告》(National Climate Risk Assessment),警告氣候災害將更頻繁和嚴重,估計2050年居在沿海地區逾150萬澳洲人將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根據報告,沒有一個澳洲社區能免於氣候風險,而這些風險將呈現「連鎖、疊加與並發」的特徵;洪水、熱帶氣旋、熱浪、乾旱與森林大火將更頻繁、更嚴重,且常常同時發生。預測也顯示,澳洲北部、偏遠社區和主要城市的外圍郊區特別脆弱,而由於海洋變暖,已出現白化現象的昆士蘭省大堡礁和西澳省寧格魯礁等珊瑚礁,將面臨更高的「白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風險。
為應對氣候風險,澳洲政府於2025年9月18日公布最新減排目標,承諾在2035年前將排放量減少62%至70%,並會向淨零(Net Zero)排放基金投放50億澳元(約257億港元),協助減少重工業排放,同時向清潔能源金融公司投入20億澳元(約103億港元),以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價格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1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