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感情問題爭執 同居男女墮樓亡
黃霑的死c仔時代
藏書天南地北 詩詞鹹書讀遍
梁款談年輕人唏噓
程翔﹕劉案未擒主腦 330萬懸紅仍有效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陳文敏倡「160人提委會」
加入公民提名成分

【明報專訊】泛民及建制派就2017特首選舉應否以公民聯署提名候選人爭持不下。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昨出席一個研討會時直言,相信雙方即使再討論10年亦難以說服對方,認為應就眼前共識尋求可行方案。陳文敏提出經改良的「160人提委會」方案(見圖),在提委會第四界別加入公民提名成分,當中18名地區代表,由全港選民按所屬區域以一人一票選出代表。

獲20提委提名投票可「出閘」

「160人提委會」方案中,特首參選人要由最少20名、最多60名提委會成員提名,再由提委會以一人一票投票,要獲得20票才能成為正式候選人。陳文敏指出,方案既沒有繞過提委會,又可以體現公民提名,而提委會組成亦符合「四大界別」,特首候選人會經提委投票選出,參選人得12.5%提委支持即可「出閘」,與目前特首提名門檻相約,不存在「政治篩選」問題。他說,提委會人數大削至160人,或會令泛民較難以接受,但他認為這只是數字上的「心理問題」。

內地教授:不特別贊同削人數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韓大元出席同一研討會時明言,商議提委會人數具彈性,但他對削減提委會人數的做法有保留,「不是特別贊同」160人提委會方案。韓表示,雖不能說人數多一定是較理性,但認為1200人選委會可達到「更高一點」的「理性判斷」,而民主制度亦要有「一定規模代表」。

他又指出,2017年,香港已回歸20年,是「50年不變」的中點,往後30年的發展,要視乎回歸20後是否有「圓滿發展」;他又說,政改若因各種原因不能成功,會對日後發展有很大傷害。他又指出,「愛國愛港」是政治標準而不是法律標準,但重申有其「參考價值」。

 
 
今日相關新聞
范太﹕不排除官府有人不想普選
陳文敏倡「160人提委會」
泛民擬獨見京官 建制批不合理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