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其他新聞
荷槍軍巡曼谷 與民玩自拍
戒嚴重挫股匯 央行出手救市
泰王年事高 王位鬥爭成隱患
國際評論﹕政變種下禍根 豈能靠半政變化解
重置抽水站 要拆150年石牆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鷹派總司令 曾推翻他信

【明報專訊】泰國陸軍總司令巴育說今次不是政變,但軍隊突然進駐曼谷實施戒嚴,勾起這個「微笑之國」揮之不去的夢魘。泰國自1932年以來發生18次軍事政變,最近一次是2006年推翻他信政府。《曼谷郵報》分析,軍方今次是要先發制人,避免反對派和紅衫軍衝突。但就算軍方阻止兩派浴血,泰國政局死結仍然難解。

英祿上台前保持中立

60歲的巴育是鷹派,被視為立場強硬的保皇黨。軍方2006年發動政變推翻他信時他有參與;2010年5月,更下令鎮壓紅衫軍,造成100人死亡。不過,同年10月出任總司令後,巴育一直在政治鬥爭中保持中立。他信妹妹英祿上台執政後,積極修補與軍方關係,獲巴育正面回應。

自英祿政府去年底計劃特赦他信、重燃反對派示威以來,不時傳出軍方將會介入的傳聞。巴育一直按兵不動,然而,自本月中憲法法院罷免英祿後,局勢有惡化[象。上周四在民主紀念碑的襲擊導致3死22傷,巴育發出強硬聲明,稱軍方不會坐視不理。

對巴育來說,戒嚴後如何化解兩派衝突才是真正考驗。泰國政治評論員韋拉巴德(Verapat Pariyawon)說﹕「軍方現時有兩個選擇﹕藉這機會創造一個安全和包容的環境,讓選舉和文人政府主導改革;或推動一個假合法的程序撤換看守政府,以滿足建制精英。」

軍方政變反對派理想

巴育現時仍算克制,沒有跟從反對派之意,全面取締看守政府。反對派一直視軍方發動政變為理想結果,原因是在當前政治現實下,他們難以用選票清除他信勢力。但觀察家相信,10月將退休的巴育不想背負「政變領袖」的罵名,擔心美國因政變削減對泰軍的支援。然而從初步反應來看,巴育若想只靠強硬姿態逼兩大政治勢力識相退讓,恐難如願。

明報記者 林康琪

 
 
今日相關新聞
泰國戒嚴 軍管電視電台
鷹派總司令 曾推翻他信
港團照出發 示威受傷或不賠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