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駒形丸」滯留在溫市中心對開水域的照片。(溫哥華檔案館)
放大
 
1907年溫哥華反亞裔騷亂中的一張著名照片。潘訥辛格指出,一般刊物都喜歡把此照片右邊的印裔男子(紅箭所示)裁掉。(網上照片)
放大
 
潘訥辛格(右)與加拿大太平洋承傳中心暨移民博物館協會主席張麗玲,介紹「駒形丸」事件與華人的關係。(陳志強攝)
放大
 

其他新聞
加拒印裔搭客登岸 出動軍艦
張德江:「一帶一路」維護世界和平
張德江見梁「並排坐」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要聞
 「駒形丸」事件 加國會今道歉
摸黑冒險救援 華裔或記一功

加拿大政府將在今天就百多年前的「駒形丸」事件(Komagata Maru Incident)作出正式道歉。有印裔歷史家考證,當年「駒形丸」滯留在溫哥華水域,斷水斷糧,萬般艱難期間,華人可能冒險施援,摸黑划船送水送糧,其恩情至今在印裔社區內傳誦。

明報記者陳志強

執政聯邦自由黨將於今天在國會內就發生在1914年的「駒形丸」事件作出道歉,在印裔社區之內引起很大迴響。曾就該事件撰寫戲劇《The Undocumented Trial of William C. Hopkinson》的潘訥辛格(Paneet Singh),曾經與其他印裔人士對「駒形丸」事件作出深入研究,蒐集各類資料,包括口傳歷史。他指出,「駒形丸」被拒入境之後,停泊在溫哥華高豪港(Coal Harbour)對開海面,離開現在的加拿大廣場(Canada Place)並不遠。潘訥辛格說,船上乘客最初斷水斷糧,華人可能冒極大風險,向「駒形丸」運送補給物資。

潘訥辛格指出,「駒形丸」當年被困在布勒灣(Burrard Inlet)進退不得,加拿大軍警派出大批船隻擋在「駒形丸」與溫哥華海岸之間,卻沒有想到施援人士摸黑從史丹利公園(Stanley Park)出發,划船繞過加拿大官員的視線,冒險送水送糧。

划船為「駒形丸」送水送糧人士的身分已經難以考證,但根據印裔社區的口傳歷史,應該是亞裔人士或是原住民,很可能是華人。事實上,當時「駒形丸」停泊的布勒灣水域,與溫哥華唐人街並不遙遠,在絕境之下伸出援手,令人難以忘懷。潘訥辛格說,印裔社區對這一恩情,一直傳誦至今,沒有忘記。

潘訥辛格認為,當年非白人族群的倡權抗爭雖然各有獨特性,但同時有其類同性。大家的道路雖不時糾纏在一起,但間中會互相扶持。

潘訥辛格重讀當年南亞倡權人士的著述,發現他們都埋怨加拿大白人的商店拒絕為印裔提供服務,歐裔人士的餐廳都不願意招待印度人,只有中國餐廳敞開大門,接待他們。

他指出,1907年溫哥華爆發的反亞暴亂,除了針對華裔與日裔之外,也針對印裔。當時的印裔社群一早收到消息,互相通報,勸諭大家留在家中,躲避災難。

潘訥辛格說,印裔社群爭取結束英國殖民統治,當時在溫哥華也發行過報紙,報社社址便隱[在華埠之內。他說,當年從印度前來加拿大西岸,水路一般會經過新加坡或香港等華人聚居的地方。不少印度移民或多或少都會與當地華人打交道,一些用品也會從華人處購買。早年卑詩省一些印度錫克教廟中,包裹聖書的絲綢,也有中國式龍形圖案,肯定是從華人購買。潘訥辛格估計不是購自溫哥華的唐人街,就是購自香港。

前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在2008年8月在素里一個公開場合就「駒形丸」事件作出道歉,但他走下講台,便立刻有人對道歉表示不滿。不少南亞裔加拿大人認為,哈珀應該在國會之內進行正式道歉。

新上場的自由黨政府新人事新作風,將在今天在國會之內,以更為官方的模式,就「駒形丸」事件作出道歉,潘訥辛格將會親臨國會山莊作出見證。

 
 
今日相關新聞
「駒形丸」事件 加國會今道歉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