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作戰攻略﹕小事情,大道理——朝三暮四
閱讀篇章﹕女人(節錄) - 朱自清
閱讀材料簡介
投稿園地﹕我珍故我惜
啟導站﹕慎用古語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潮看中化﹕官員喝鉛水 該不該?

【明報專訊】月初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鉛水市」時不介意飲當地食水,香港迅即重提政務司長林鄭月娥「飲鉛水屈辱」的說法,論者認為反映政府水平差異。但也不止政治層次,「鉛水」該不該飲,文化上也有討論空間。

俗語說「民以食為天」,傳統一向極重視飲食,知識分子更有一套飲食準則。《論語.鄉黨》記載,孔子有8種「不食」,不新鮮、不合時令,甚至醬料佐料或烹調不當的食物都不吃,也不會貪口腹之欲地吃得過量,追求潔身養性,是對禮制的堅持甚至道德實踐。似乎君子不吃不潔之物有理有據?

賢君準則 與百姓共患難

但那只適用於禮制尚在的時代。踏入戰國亂世,禮制消亡,平民生計沒有保障,孟子便把道德重點由守禮變成關注民生,而有「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之說,認為執政者富足但民不聊生無異於殺人,應與民同樂同患。

這成為後世賢君的準則,漢文帝連遇天災疾病,便下詔自責行政失誤,成為帝王「罪己」典範;隋文帝碰上大旱,不單停吃酒肉,還率領饑民領糧;唐太宗受蝗災所苦,更吞下「惡物或成疾」的蝗蟲,以求替百姓受災。相比香港政府如何處理「鉛水」,高下立見。

當然林鄭甚或建制派的「屈辱論」並不在於「鉛水」乾不乾淨,而是認為官員要維護政府尊嚴,不受威逼。那大概是香港官員最喜愛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中國2000多年的帝制,長期強調官方權威及階級序列。這可上溯至古代法家重視「勢」(權位)的想法,認為君權是治國的重要權柄,聖王若沒有權位也同樣治不了人民。

政府重尊嚴輕誠信 無異桀紂

看似有理,但法家強調勢,本來還有一個前提:要有「法」(賞罰)的誠信支撐。《韓非子•難勢》說,國君要「以國位為車,以勢為馬,以號令為轡,以刑罰為鞭筴」,威望、權術及刑罰互相配合,才能駕馭天下;濫用威勢而不修法令的,就是桀紂這般貨色。無怪乎古代朝廷最重視君權,其結果就是昏君比賢君多得多。法家以外,儒家也極重視誠信,子貢問「食」與「信」哪個較重要,孔子答「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就算飲食再糟也不是問題——若政府有誠信的話。

現實卻是,香港高薪養廉,高官薪酬冠絕全球,「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教誨早成空想;但高薪官員濫用公帑、敷衍塞責仍不絕於耳,政府卻多歸於「制度問題」而鮮有懲處。連賞罰也難令人信服,還有什麼臉面談尊嚴?

圖:資料圖片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今日相關新聞
潮看中化﹕官員喝鉛水 該不該?
文化解碼﹕「鉛水」真可延年益壽?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