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審計署昨發表有關全港中小學推動資訊科技教育的審計報告,顯示部分學校未用盡教育局提供的資訊科技綜合津貼,近一成半官立及資助中小學在2012/13至2016/17學年有逾兩成津貼未動用。教育局回應指「只茞援騤穈T科技綜合津貼的運用情?,或未能了解學校推動資訊科技教育的整體情?」,又表示「很多學校更錄得嚴重超支」。 教局:很多校嚴重超支 教育局在2004/05學年推出資訊科技綜合津貼,官津學校可用以聘請技術支援人員及購買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消耗品等。審計署審查官津學校在2012/13至2016/17學年的實際開支,發現在896間學校中,42.3%用盡津貼,43.1%仍有兩成或以下津貼未用,14.6%有兩成以上津貼未使用。 此外,審計署另審查40間學校的年度發展計劃,發現6間未有概述有關資訊科技的開支預算。就此,署方建議教育局採取措施,鼓勵學校在年度發展計劃中概述有關預算,以及監察津貼運用。教育局回應指出,自2015/16學年開始,學校需要更多技術支援人手管理電子學習資源等,資訊科技綜合津貼的運用已更有效,同時亦會進一步鼓勵校董會等更有效使用相關津貼。 在電子教學資源方面審計署審視2016/17學年學校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受訪310間小學及282間中學其使用電子教科書及電子學習資源比例差異甚大(見表)。綜合各級及各科數字,受訪小學平均分別有24%及65%使用電子教科書及電子學習資源;受訪中學則分別是8%及66%。 此外,審計署指電子教科書有進一步發展空間。截至今年4月,學校適用書目表有479套印刷版教科書並涵蓋46個科目組別,相反電子教科書適用書目表只載有49套,涵蓋20個科目組別。教育局回應稱,因開發電子教科書所需時間遠較印刷版長等,「電子教科書適用書目表載列的電子教科書數目,在教育局預期之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