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配太金
初夏養生第一湯

[2012-05-22]

剛剛進入了夏季,氣溫如「脫韁野馬」向上狂奔,感覺就彷彿一日入夏,氣溫持續高溫。

剛剛進入了夏季,氣溫如「脫韁野馬」向上狂奔,感覺就彷彿一日入夏,氣溫持續高溫。

氣象專家表示,入夏標準是連續5天日均氣溫高於22℃,那麼第一天為入夏日期。可以說,本市已經邁入了夏天。從初夏開始,我們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及時補充營養物質,採取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以更好的渡過夏天。歸納總結如下,希望能對您健康、愉快的渡過這個初夏有所幫助。

飲食保健

入夏之後自然界的變化是陽氣漸長、陰氣漸弱,相對人體臟腑來說,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此時的飲食原則是補腎助肝,調養胃氣。夏季飲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為主,多吃蔬果、粗糧。平時可多吃魚、雞、瘦肉、豆類、小米、玉米、山楂、桃、木瓜、番茄等;少吃動物內臟、肥肉,少吃過鹹的食物,如鹹魚、鹹菜等。另外,養護脾胃,最好能多進稀食,吃粥喝湯,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

合理飲食清淡飲食,但不能拒絕葷菜。「由於夏季人的胃酸分泌減少,加之飲水較多,沖淡胃酸,導致機體消化功能較弱,故飲食應清淡一些。應多吃營養豐富、氣味清淡之品,忌食油膩、煎炸及熱性的食物。」但是,清淡不等於素食,因為素菜中雖然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及豐富的維他命,但缺乏人體必須的蛋白質,長期吃素容易導致營養失衡。所以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不要拒絕葷菜,可適當攝入一些瘦肉、蛋、奶、魚以及豆製品,只要烹調時不要做得過於油膩就好。

苦味宜多食,夏季經常吃些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等作用。如素有「菜中君子」美稱的苦瓜,能調和脾胃,清除疲勞,醒腦提神,對中暑、胃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苦菜也是一味藥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涼解毒、消毒排膿、去瘀止痛、防治胃腸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時,將它的根、葉洗淨,可拌可炒可做湯,味道苦中帶香,是解暑開胃的佳餚,而且對腸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根據體質吃水果傳統醫學看來,水果主要分3種:寒涼類主要包括柑、橙、菱角、香蕉、柿子、西瓜等;溫熱類主要有橘子、棗、栗子、桃、杏、龍眼、荔枝、葡萄、櫻桃、石榴、菠蘿等;甘平類有李子、椰子、枇杷、山楂、蘋果等。一般來說,冬天吃溫熱類水果,夏天吃寒涼類水果,甘平類水果則一年四季都適宜。梁主任對記者說,不同的適應症人群對應不同水果的特殊功效,如消化不良、高血壓患者,應多吃山楂、桃、橙子等水果;腹瀉者可多吃石榴、柿子等;失眠多夢者,可多吃龍眼、荔枝、胡桃、大棗等;易上火的人,不妨多吃些蘋果。總而言之,體質虛寒者宜食用溫熱類水果,慎用寒涼類水果;體質燥熱者則相反;甘平類水果則適宜各種體質的人。

那麼,如何在初夏通過飲食來保持健康?向大家推薦了一款養生湯——冬瓜太金湯。這湯兼具保健、養顏、瘦身、清暑、益氣之功效,而且製作簡單,取材方便,堪稱入夏養生第一湯!

用料與製法:冬瓜400克,鹹肉或火腿100克,太子參30克,金銀花10克,味精、葱花適量。鹹肉或火腿切片,冬瓜洗淨切成薄片。太子參、金銀花放在一起,用水煎煮至太子參軟爛,金銀花取出棄去,藥汁澄清備用,鹹肉或火腿、冬瓜加水煮熟,放入太子參、味精和葱花,並兌入小量澄清的藥汁,燒滾即成。

冬瓜性寒味甘,清熱生津,在夏日服食尤為適宜。冬瓜含維他命C較多,且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較低,高血壓、腎臟病、浮腫病等患者食之,可達到消腫而不傷正氣的作用。冬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抑製糖類轉化為脂肪,加上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熱量不高,對於防止人體發胖具有重要意義,還可以有助於體形健美。太子參不但能大補元氣,還能消水腫、化痰止渴。至於金銀花的功效,能預防中暑、腸炎、痢疾等症,還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

老年人要注意:暴飲暴食易導致胃病

民間有句諺語「大飢不大食,大渴不大飲」,這句話來自古籍《壽世保元》:「食過量則結積,飲過多則成疾癖。故大渴不大飲,大飢不大食,恐氣血失常,卒然不救也」。意思是說,飲食過量容易導致疾病,當飢餓過度時,不要大吃大喝,否則使氣血失常,無法挽救。告誡人們應飲食有節,不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很容易導致胃病,尤其是長期處於飢餓狀態大吃一頓,對胃極為不利。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大食必定會損傷胃。當口渴非常厲害時也不能大飲,否則會沖淡胃酸,導致胃病,所以又有狂飲傷身,暴食傷胃,食不過飽,飲勿過量的說法,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講,老年人消化能力減退,胃腸適應能力較差,暴飲暴食,不但會造成消化不良,還可能誘發心肌梗死。因此,老年人飲食要有規律,盡可能少食多餐,不飢餓,不過飽,要定時定量。

此外,老人還要注意少吃油膩、甜膩的食物,多吃蔬菜。

-------------------------------------------------

母飲適量咖啡
不影響嬰幼兒睡眠

咖啡汽水含有咖啡因,巴西一項研究發現,孕婦或餵哺母乳人士每日攝取少於300毫克咖啡因,不會影響初生嬰兒的睡眠情況。

巴西佩洛塔斯聯邦大學(Federal University of Pelotas)訪問了885名初為人母的婦女,收集她們攝取咖啡因分量,及其三個月以下的新生嬰兒的睡眠情況。報告指出,一杯十二安士咖啡約含200毫克咖啡因。兩成受訪者每日攝取逾300毫克咖啡因,屬高量攝取。約一成半受訪者表示,其新生嬰兒每晚醒來三次或以上,為「頻密」醒來。

研究員表示,分析研究發現總體而言,母親在懷孕或哺乳期間攝取咖啡因,與其嬰幼兒的睡眠問題沒有明確聯繫。專家表示,過往有報告指出,每日攝取200毫克咖啡因不會對懷孕構成風險。

-------------------------------------------------

心電圖檢查
預測長者心臟病風險

心臟病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之一,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七十歲以上長者接受心電圖檢測有助預估患上心臟病的風險。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追蹤調查2,192名七十至七十九歲健康狀況良好的長者八年,他們於調查起初曾接受心電圖測試檢查心臟健康。結果發現,即使考慮了高膽固醇及糖尿病風險因素,在心電圖檢測中發現輕微異常的人,他們心臟病發風險比心電圖正常人士高35%;心電圖顯示嚴重異常者,其心臟病發風險更高出51%。

研究小組認為心電圖有助預測長者心臟病發風險,但有組織如美國家庭醫生學會認為目前未有足夠證據支持檢測有助改善健康,不建議低心臟病風險人士以心電圖作為常規檢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