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國伙世銀IMF倡碳排放定價
法國、德國、加拿大等7國聯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及跨國企業共20成員,周一在巴黎氣候峰會組成「碳定價領導聯盟」,提出以徵稅或交易制度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定價,希望以經濟手段推動減排。
「碳定價領導聯盟」成員還包括智利、墨西哥、埃塞俄比亞、菲律賓,以及荷蘭皇家殼牌、英國石油(BP)和電動車生產商印度塔塔(Tata)集團等企業。輿論認為,碳收費雖會令油企生產成本增加,不過亦提升天然氣需求,可令油企增加可觀收入。
法國總統奧朗德周一說,「碳收費無可避免」 ,新措施有望鼓勵私人企業和各國政府轉向「較佳(發展)模式」,亦能推動投放資源研發太陽能、風能和電動車。
碳排放收費早有先例。現時全球有約40國家及23城市或地區實行碳收費,主要有直接收稅或透過排放權交易兩種徵費模式。「碳定價領導聯盟」想推動在全球實行收費制度。
世銀行長金墉認為,交易排放權和直接收碳排放稅同樣有效。OECD秘書長古里亞(Angel Gurria)則認為,碳排放稅才是最好方案。他以歐洲的「排放交易體系」為例,指出這制度容許發電站、工廠等重污染企業購買配額抵消過多的排放,不過由於經濟放緩、企業外移及發展潔淨能源等綜合因素,歐洲的碳交易市場出現供求失衡,現有數十億噸計的碳排放配額剩餘,結果令配額價格下跌,失去「懲罰污染者」的作用。
相比之下,加拿大卑詩省2008年實行的碳排放稅成效大得多。數據顯示,卑詩省的燃料消耗在徵稅5年間下跌16%,同一時期加拿大全國則升了3%。徵收碳收費面臨不少障礙。碳排放大國美國現時只有加州等地實行碳交易系統。不少美國共和黨議員反對碳收費,理由是這對美國企業不公平,亦會增加消費者負擔,卻對整體減排沒大作用。
奧朗德等領袖的方案沒提出劃一收費,只說定價策略應「多樣化」。(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