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北京天壇公園被霧霾籠罩。
放大
 
山東霧霾嚴重,一輛有「治霾神器」之稱的霧炮車在馬路行駛,噴灑水霧降塵。
放大
 
(明報製圖)
放大
 

其他新聞
時事點對點:港人轉國籍申請大增
時事點對點:敘利亞停火 各界籲保護平民
Data解密:世遺存亡
透視救援:戰區醫院不受保護的一年
你識唔識:西九建故宮館 無諮詢惹質疑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點對點:中國霧霾中跨年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北京及多個內陸城市入冬後霧霾天氣持續,嚴重影響民眾的日常生活,多達61個城市要在霧霾中迎接2017年。中央氣象台在1月1日持續發出霧霾橙色預警,其中由當日上午8時至1月2日上午8時,北京南部、天津、河北東部和中南部、河南中東部、山東中西部、陜西南部、江蘇、安徽北部等地均錄得重度霾。河北、天津、北京、河南、江蘇等地還伴隨荅鄖ㄚ蚹C於500米的濃霧,局部地區有能見度低於50米的特強濃霧。據《新京報》報道,1月1日下午1時起,北京空氣污染物「微細懸浮粒子」(PM2.5)的平均濃度超過500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指數嚴重「爆表」。

環保部稱,冬季採暖期間污染物排放強度大是重污染天氣出現的根本原因,而京津冀排放大約佔PM2.5污染的70%。國家主席習近平2016年12月21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也強調,要推進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加快提高清潔能源供暖比重。

地方企業被揭減排造假

環保部於2016年11月底起派出4個督查組分赴河北、山東等地,發現10多家企業和多個城鎮應急減排措施落實不到位,如河北省任丘市河北天時化工有限公司應急預案弄虛作假,不能穩定達標排放;部分企業污染問題嚴重,如天津市靜海區王口鎮數十家炒貨加工企業聚集,這些企業僅配備簡單的除塵設施,部分企業煙囪噴黑煙;另外又如河北省滄州市G3高速路沿線燒荒草、燒秸稈現象普遍。

中國霧霾問題近年愈趨嚴重,《法制日報》2016年12月5日引述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金南於「2016中國環保上市公司峰會」指出,目前內地幾乎所有與大氣污染物有關的排放的指標,包括二氧化碳,均在全世界居首,整個大氣環境面臨的壓力前所未有。

官媒指餐飲業油煙元兇 網民斥卸責

工信部節能司環保處長雷文認為,眼下高投入、高排放及高污染的生產模式並沒有最根本的改變,他說:「2011 年,我國工業產值已經超過美國排在世界第一,經濟高度發展給我們帶來了資源能源和環境保護的巨大壓力。」《2015中國環境狀G公報》的污染物排放數據就顯示,廢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是1859.1萬噸和1851.8萬噸,這些污染物的源頭之一就是工業。

《人民日報》則在2016年12月24日刊登文章分析空氣污染嚴重的原因,直指「餐飲油煙已經成為城市大氣的重要污染源」,舉例說一盤「嗆炒辣椒」就能讓PM2.5「爆表」,又稱有相關研究說明餐飲油煙在北京PM2.5中的比例約為13%,指要求排放不達標的飯店停業雖令百姓生活不便,但是合法合理的要求,引來網民指摘政府把污染責任推給人民。—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霾」擬列氣象災害 污染者易卸責

北京人大常委會2016年12月初發布《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草案修改二稿)》,其中第二款將「霾」列為氣象災害,引起國內外法學家、科學家及學者的關注,質疑政府沒心解決問題,甚至藉此卸責。

專家認為,人類活動中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是造成「霾」的主因,「霾」的本質為污染,與自然災害十分不同,把「霾」列為氣象災害不僅與法規的氣象災害範疇不一致,還令產生污染者可以不用負責,造成法律適用的混亂。

全國人大代表、資深環境法專家、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忠梅認為,將「霾」列為氣象災害「十分荒唐」,質疑其他大氣污染如酸雨、光化學煙霧等是否都可定義為氣象災害。她又表示,將「霾」列入氣象災害,意味立法者未將環境保護或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優先選擇,同時代表個人不具呼吸清潔空氣的權利,政府也沒有「治霾」責任,任何人也可排放污染物而毋須承擔法律責任,完全背離綠色發展理念。

北京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從科學角度,將「霾」列為氣象災害是不科學的,而從操作層面來說,「霾」可以防治,而氣象災害只能減輕損害,不能防治。他認為,若需將「霾」列入草案,也不應與自然災害並列,可單獨列為一項,說明其本質不是自然災害,避免社會各界誤解「霾」的定義與治理,同時應增加說明,明確治霾的責任及執行大氣法等法律規定。

◆中國霧霾問題(見圖)

■模擬試題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什麼因素或加劇內地霧霾污染問題?

◇天氣因素:步入寒冬,北方不少民眾會使用供暖器具,燃燒價格廉宜的煤炭等燃料,加劇PM2.5污染

◇生產因素:不少企業仍採用高投入、高排放及高污染的生產模式,據《2015中國環境狀G公報》資料,廢氣中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總量分別是1859.1萬噸和1851.8萬噸,這些污染物的源頭之一就是工業,加劇內地霧霾污染

◇企業因素:多家企業和多個城鎮應急減排措施落實不到位,更在應急減排預案造假,部分企業除塵設施簡陋,減排不達標,內地霧霾污染問題未能紓緩

◇餐飲因素:市民或餐廳煮食時產生的油煙帶來污染物,有研究指出餐飲油煙在北京大氣PM2.5中的比例約為13%,《人民日報》更指油煙加劇霧霾污染

◆延伸回應題 2. 霧霾污染的形成牽涉社會上不同持份者,中國政府可以如何應對?

解題

涉及霧霾污染形成的不同持份者包括地方政府、企業、工廠工人、民眾等,作答時可先說明各個持份者涉及的問題,再提出政府可如何針對地制訂政策。

應對建議

地方政府

.問題:一些地方政府因本身利益,擔憂減排措施影響經濟發展,形成規管及執法不力,令部分企業能逃避減排責任,在應急減排措施上弄虛作假

.政策:中央政府派出督查組到各地檢查企業的減排方案,協助並監察地方政府執法,打擊應急減排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城鎮和企業,嚴格執行政府訂立的排放目標

企業

.問題:部分企業為免損害利潤,無視其生產及運作模式或會產生大量污染物,亦沒有配備足夠除塵設施減低污染

.政策:嚴格實行減排法例,規管企業的生產及運作模式,要求所有化工廠建設足夠的配備設施以減少污染,懲罰非法排污者

工廠工人

.問題:部分工人對正確處理廢料的方法及相應的設施認知不足,或會在無意間或受指令下非法傾倒廢料,排放大量污染物

.政策:派遣專業人士前往各地化工廠,要求工廠工人接受一定的培訓,協助他們識別正確處理廢料的方法及使用相關設施

民眾

.問題:不少民眾較少接觸環保資訊,環保意識不足,不知道在日常生活上可如何減低污染物的排放,甚或意外製造更多污染物

.政策:進一步在社區、學校及大眾平台推廣環保教育,指出在日常生活上可如何減低排污,如多靠步行、腳踏車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代步等

顧問教師:陳志華老師

《明報通通識 第430期》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點對點:中國霧霾中跨年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