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point大全:中國2060年實現碳中和?

[2020.11.19] 發表
中國多使用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助達到「碳中和」目標。圖為江蘇省如東縣海上風力發電場。(新華社)

【明報專訊】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已提出2050年要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目標。碳中和即個人、企業或團體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與實施措施所抵消的總量相等,常見方法包括減少碳排放(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實行碳交易(國家購買排放權)和碳補償(如植樹)。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0年9月聯合國大會發言時宣布,中國碳排放將於2030年達到高峰,力爭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題目

哪些因素有利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解釋你的答案。

■爆point參考

(1) 國際敦促減排

環保、減排、可持續發展是國際趨勢,而中國銳意建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行動之一是訂立減排目標,國際社會亦會施壓監督中國。2009年中國在聯合國氣候峰會召開前承諾,在2020年前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減少40%至45%,且於2018年宣布達標。

(2) 經濟轉型

中國改革開放後工商業發展蓬勃,能源需求大增,碳排放量與日俱增。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大量製造及出口鋼鐵、成衣、電器等,能源消耗大,進口國家實際上是將碳排放轉嫁到中國。近年低技術製造業轉往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設廠,中國則重點發展高新科技和服務業,有利減排。

(3) 能源結構改變

中國的碳排放量佔全球約28%,主因是有超過六成發電量來自燃煤,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雖然2019年其火力發電按年仍有1.9%的增幅,但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佔比均有上升,水力發電增加4.8%、風能增幅有7%、太陽能和核能更達13.3%及18.3%。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佔中國2019年總發電量的27.7%,按年升1個百分點 。

(4) 低碳發電技術進步

科技進步,除了各類潔淨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愈趨成熟、生產成本下降外,新建燃煤發電廠的脫硫裝置技術提高,也有助進一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截至2019年,「十三五規劃」期間(2016至202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18.2%,全國實現超低排放的煤炭機組佔總裝機容量的86%。

(5) 嚴格環保政策與法律

中國政府將可持續發展視為國家的發展重點,例如「十三五規劃」提出「創新」、「綠色」等主要發展理念。新修訂的《環保法》於2015年1月1日起實施,被稱為「史上最嚴」,包括加強處罰違法企業,實施「按日計罰」制度,且金額不設上限,取代過往的一次過罰款,以督促企業改正違法排放。至同年8月,全國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有1163宗,查封或扣押案件8647宗,停產或限產案件4990宗。

(6) 公眾環保意識增

根據《2019年中國可持續消費報告》 ,逾八成受訪者稱在日常生活中會實踐可持續消費理念;消費者因為「產品以製造商履行CSR(企業社會責任)承諾知名」來選購可持續產品的比例,由2017年的21.5%升至2019年的52.4%。民眾環保意識隨教育和宣傳活動提升,有助中國在消費者層面的節能減排。

文:古晨燕

[通通識 第675期]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一般而言,通識科的考試在卷一,特別是問及數據及圖像分析的題a及b,是較難分出高下的,因為只要考生不是出現計算錯誤及離題萬丈等太過... 詳情
中外人物:金南俊
【明報專訊】韓國7人男子組合防彈少年團(BTS)2018年獲邀到聯合國總部,由隊長金南俊(RM)代表,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G... 詳情
星級例子庫:資訊流通
【明報專訊】■(現代中國) 中國「淨網」行動2019年截至2月,微信官方已經封鎖了4萬多個「低俗」與「有害」的公眾號。根據微信公告,包... 詳情
新聞測驗:
【明報專訊】■(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1.特首林鄭月娥10月30日以交換文本方式,與廣東省長馬興瑞簽署落實《粵港合作框架協議》2020... 詳情
【明報專訊】1.D  2.D  3.C  4.D  5.A  6.C  7.B  8.C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