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主筆「李平」被捕 警指涉串謀勾結外國 學者:須證有行動 倘純寫評論屬以言入罪

[2021.06.24] 發表

【明報專訊】警方國安處繼上周四(17日)拘捕《蘋果日報》5名負責人,昨早再拘捕《蘋果日報》社論「蘋論」一名筆名「李平」的主筆,他涉嫌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警方稱行動仍繼續,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浸大新聞系前助理教授杜耀明認為,除非證明到他有行動勾結外國勢力、與外國機構有聯繫,否則若「單純寫評論而致罪是以言入罪,好大的警號」。

警稱不排除更多人被捕

警方表示,國安處昨晨在將軍澳拘捕一名55歲男子,他涉嫌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正被扣查。據了解,被捕者為《蘋果日報》的「蘋論」主筆楊清奇,筆名李平,警方昨早到他將軍澳的住所上門拘捕。

本報透過新聞搜索網站「慧科新聞」,統計出《蘋果》自2019年以來,有50篇署名李平並提及「制裁」二字的《蘋論》(社論),其中21篇是於《港區國安法》生效後發表,內容普遍涉及對外國制裁中港、或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制裁的評論或陳述,未見就制裁中港有明顯主張。

國安法生效後21篇談「制裁」

至於國安法生效前,亦有社論提及制裁,如2020年5月30日文章〈堅持戰鬥的人應得到愛戴和感激〉及同年6月13日的〈制裁人權惡棍是釜底抽薪〉,前者提及「美國制裁手法百變,制裁侵犯人權的中共港共官員……豈是中共眼中的紙老虎?」後者提及:「制裁中國官員、凍結他們的財產,由此產生的威懾力遠大於制裁中共的機構或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實屬釜底抽薪之策,但願美國國會、政府能發揮《全球馬格尼斯基人權問責法》的威力,盡快把制裁對象擴至更多中港高官」。

昨早拘捕消息一出,據悉《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隨後通知員工,不得帶外人進入壹傳媒大樓,包括已約好的訪問人等,及後大樓內大部分員工撤離。

對於有撰寫社論的傳媒人被捕,杜耀明說現時寫政治評論的風險很大。他認為,除非證明到被捕者有行動勾結外國勢力、與外國機構聯繫、有動作危害國安,否則「單純寫評論而致罪是以言入罪,好大的警號」。杜稱《港區國安法》第4條定明,香港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而本港居民根據《基本法》和兩條人權公約享有的言論、新聞、出版自由等,都要得到保障。他質疑,若證明不到李平有任何行動而控告他,會否牴觸第4條,促請當局釐清界線,「否則大家不清不楚,人人自危、自我審查,這會縮窄言論自由」。

(港區國安法)

更多要聞
「電視化」訴諸情緒  學者:蘋果屢創先河  讚投資源偵查監察權貴  料今後傳媒生態差
【明報專訊】創刊26年的《蘋果日報》今日停運,有新聞學者認為《蘋果》屢創先河,排版、用色對報業起示範作用,推動「感覺新聞學」,偵查報道突顯傳... 詳情
狗仔隊始祖  引入偷拍「最緊要爆」  前攝記:過去26年有價值
【明報專訊】為捕捉郭富城在電影《風雲》的絕密造型,有「狗仔隊始祖」之稱的歐建樑(春麗)3日3夜躺在引水道偷拍。《蘋果日報》26年前為娛樂新聞... 詳情
動新聞功臣  李月華:非一味煽色腥  盼讀者共鳴互動
【明報專訊】《蘋果日報》停運,曾在《蘋果日報》工作的資深傳媒人李月華認為,《蘋果》由當初捱罵到後來得到不少支持,「《蘋果》不是一味煽、色、腥... 詳情
國安首案開審  唐英傑被指插旗展示吸引報道  控方引歷史學者:「光時」意含港獨
【明報專訊】首宗《港區國安法》案件昨日正式在高等法院開審,唐英傑被控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及恐怖活動罪等3罪,他否認所有控罪。控方於開案陳辭指,... 詳情
【明報專訊】唐英傑被指藉展示「光時」旗煽動港獨,控方陳辭特別提及被告當日精神狀態(state of mind),指反映有意圖犯案。另據被告手...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