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幼會調查:近半受虐童不言經歷 師長不懂辨虐兒行為

[2021.09.17] 發表
國際培幼會總幹事蕭美娟(左)建議政府要求學校納入「守護兒童政策」,從政策、程序、人員及文化、問責的四大範疇,參考20項標準,包括提供清晰的處理投訴指引、派員工專責推動「守護兒童」。(鄧佾文攝)

【明報專訊】近年屢現虐兒個案,法律改革委員會建議在《侵害人身罪條例》加入「沒有保護罪」。國際培幼會調查發現兩成兒童曾遭受至少一項體罰、被欺凌或被冷落等的傷害,近半數兒童不會向別人訴說經歷,反映他們求助意識薄弱;而家長和教師亦未能分辨不同的虐兒行為。國際培幼會建議政府更新對學校的指引,建議下月施政報告要求教育機構設立「守護兒童政策」。

倡政府要求學校訂守護政策

國際培幼會去年3月至今年4月,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電話隨機訪問1424名家長、兒童和教育界管理層或前線員工,並與個別人士深入訪談。調查發現,22.8%兒童在2019年開學首半年內,在學校、補習社和興趣班經歷至少一項傷害或虐待,包括被同學欺凌、被老師冷落或體罰、被老師接觸到私處;又推算每5名學生中,就有1人曾受傷害或虐待;當中近半兒童(48.2%)不會向任何人訴說經歷。

國際培幼會總幹事蕭美娟指出,調查反映兒童求助意識薄弱,相信兒童感到不安心、怕被人針對,遂不敢訴說,「我們不鼓吹學生濫用投訴,但說出來才有跟進行動處理事件」。

調查中,有家長稱小六的兒子曾被教師用激光筆照射眼睛,要求專心上課,惟她不肯定兒子有否說謊,所以沒向教師反映。國際培幼會助理經理(研究及倡議)陳穎芝指出,調查發現成年人包括家長、教師的兒童守護意識低,未能分辨虐兒行為,建議他們多了解哪些行為會傷害兒童,教育機構亦應提供支援,幫助教師加深認識。

香港幼兒教育人員協會會長周慧珍說,不希望學校在有事發生才懂得補救,建議為新入職教職員提供培訓,強調平日守護兒童的重要,教師要懂得「將心比己」。

更多教育
今期流行:〈狂〉
【明報專訊】1918年,魯迅寫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發表在《新?青年》月刊中,記錄在吃人的時代下狂人的「真」; 走過一個... 詳情
今期流行:百年後 重看狂人日記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黃念欣最近也常聽本地偶像組合Mirror的歌曲,「最初也覺得只是一般韓系偶像組合,但後來何桂藍... 詳情
浮城絮語:Morris/帝江的啟示——《尚氣》打破定見之道
【明報專訊】9月開學,不少同學最關注的,也許不是新學期的挑戰,而是月初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尚氣與十環幫傳奇》(Shang-Chi and t... 詳情
閱讀篇章:睹物思人,託物寓興——林文月〈白髮與臍帶〉
【明報專訊】●文章結構 林文月〈白髮與臍帶〉一文結合敘事、描寫、抒情和說理,先寫當下因害怕勾起喪母之痛而不敢清理抽屜,進而追述往事,逐... 詳情
【明報專訊】「傷疤」雖是平常事物,卻可以引起聯想,或牽動思緒,又或啟發思考。試以「傷疤」為題,就個人體會寫作文章一篇。 //寫前構思/...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