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新課程教學生為社會解難 文理科技學士 鼓勵自擬社會議題探討

[2022.01.24] 發表
浸大下學年推出4個跨學科新課程,副校長(教與學)周偉立(右一)表示,各科採用以解決問題為本的學習模式,希望學生有更多機會嘗試,並了解自己的解難方式是否可行。(鄧佾文攝)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下學年推出4個跨學科新課程,當中「文理及科技學士(榮譽)」鼓勵學生自擬有意探討的社會議題,並構思解難方案,過程由跨學科的教授和相關範疇專家指導,課程主任張寄冀表示,不限制學生探討哪些議題,但題目要有建設性。副校長(教與學)周偉立表示,新課程融入科技元素,盼學生掌握基本科技知識,有助應用於各行業;又稱課程提供以解決問題為本的學習模式,「學生有好多機會處理真實問題,亦在真實世界看看是否行得通;而非只為考試對答案」。

文理及科技學士(榮譽)課程要求學生訂立想探究的社會議題,並學習解難。首兩年課程先探討較小、定義清晰的問題,如「長者照顧者」的支援方法,研究課題循序漸進增加挑戰性;之後兩年課程,學生開始參與大學研究小組及實習,學提出創新解決方案,並將方案在公司或社區初步實踐,且評估方案可持續性。

稱不限議題 需可行有建設性

張寄冀說,倘學生的願景是透過思考,對世界產生影響力,便適合入讀該科。被問及會否限制學生討論什麼社會議題,他說事前並沒設限,但強調教授和專家指導時,討論過程或將題目轉化為可行、有建設性問題,「負面的說法是限制,正面的說法是因環境而實際調整」。周偉立笑稱,「如要探討登陸太陽肯定不行。」該科學額10個,入讀的學生將獲准報讀大學所有科目。

4新課程 必修「全球挑戰」

其他新課程包括藝術及科技文理學士(榮譽)(見表)。被問到《港區國安法》生效後,創作藝術時會否有所限制,課程主任伍韶勁稱做藝術創作看重發表方式,「做藝術就是增加聆聽機會和空間;如何製造多些聆聽機會和空間,是藝術非常重要一環,亦是很多時其他科較難做到」。

另一新課程工商管理文學士(榮譽)(全球娛樂)課程主任何詠茵說,近年男團、女團冒起,以至「韓風」盛行,當中涉及不少商業贊助、事務管理;又稱娛樂行業在本港和大灣區發展迅速,渴求市場營銷、觀眾拓展等人才。

浸大協理副校長(本科課程)張國威稱,入讀4個新學科的學生,將要必修「全球挑戰」,內容包括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冀訓練學生的國際視野。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社區組織協會有關特殊教育需要(SEN)基層學童的問卷調查顯示,家長最需要功課輔導和補底班等學習方面支援(87.5%)。社協稱,疫... 詳情
倡逆向學習項目主導 港大教授獲教學獎
【明報專訊】港大電機電子工程系副教授蘇國希獲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Eta Kappa Nu(IEEE-HKN)頒授2021年度C. Holmes... 詳情
國產客機交付延期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珠海航展2021年9月開幕,國產新一代噴氣式大型客機C919未在航展亮相。據內地媒體報道,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 詳情
知識寶庫:翱翔天際
【明報專訊】民航客機製造業水平能展示國家的硬實力。現時全球主要民航客機生產商為美國的波音(Boeing)及由法國、德國、英國和西班牙公司共同... 詳情
公民點對點:科技罪案升25%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科技發展為市民帶來便利,惟亦有不法之徒用以犯案。警務處指出,本港2021年首11個月錄得共14,602宗科技罪...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