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盼加強兩地文創交流 港面向國際 演員冀傳揚川劇

[2023.08.15] 發表
演員於四川省川劇院表演經典變臉絕技,其中面譜更融入大熊貓元素。記者現場觀賞,演員於剎那間「變臉」,由熊貓變回人樣面譜(小圖)。(馮凱鍵攝)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港澳台辦)主任蔡凌雲(中)表示,香港定位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是其他城市所沒有,認為兩地可在文創產業方面多交流。(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本港近年銳意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國際交流與合作處(港澳台辦)主任蔡凌雲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香港定位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是其他城市所沒有,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將與香港貿發局促進雙方在文創產業的交流。曾於6月到訪本港並演出經典川劇的演員認為,本港表演舞台面向國際,有助宣揚川劇。

演員曾訪港與粵劇前輩交流 稱有助學習

蔡凌雲昨日在四川會見香港傳媒團,她接受訪問時表示,香港具有國際營銷技巧,而且獲賦予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定位,屬本港獨有,她認為可透過本港向國際宣傳四川文化。她又表示,四川有動漫基地,亦有不同手作,盼能加強四川與香港兩地之間的文化交流,例如文創產業的人才交流等。

本港與四川文化交流不斷,四川省川劇院早前獲邀請參與本港康文署主辦的「中國戲曲節」,於今年6月底在高山劇場演出兩齣經典川劇和折子戲專場,包括《白蛇傳》、《和親記》等劇目,並展現變臉、椅子功、水袖功及川劇絕技「提假人」等技巧。當時曾到香港演出的23歲年輕演員王子豪,昨日受訪時形容,香港文化底蘊深厚,其中粵劇歷史比川劇更悠久,訪港期間曾與粵劇前輩交流,認為有助學習。他又說,香港舞台面向國際,而且觀眾十分熱情,認為能夠將川劇藝術「傳播出去」。

川劇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源於清朝,集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5種聲腔,亦結合四川的語言特色。

更多港聞
大灣區GBA新聞:粵上半年GDP升5% 略遜全國 深圳6.3%灣區居首 東莞1.5%包尾
【明報專訊】廣東省及省內21個城市日前先後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全省上半年GDP增速按年升5%,略低於全國增速5.5%。大灣區內地9個城市當中... 詳情
【明報專訊】大灣區GBA新聞:昔日世界工廠的東莞市,經濟失速固然令人意外,但更令人意外的是,作為廣東省經濟外貿重要區域的珠三角9市,有7個上... 詳情
【明報專訊】上半年有不少歌星在廣州舉辦演唱會,接下來還有張學友、林俊傑、楊丞琳、蔡健雅等。就在家門口不是不去看吧!可惜門票開賣時,小記手速不... 詳情
【Emily】函懲署促紓酷熱 獲回信稱近年新扇千計 太平紳士卿姐促獄中合適處裝冷氣
【明報專訊】本港夏季天氣酷熱,上月天文台一度錄得36.1℃高溫。本身係太平紳士鴷薔D黨前主席劉慧卿早前去信懲教署長黃國興,要求紓緩監獄極度酷... 詳情
【明報專訊】民主思路噚日(14日)公布「一國兩制」指數,綜合民調及國際評價,以10分最高,今年上半年有6.02分,比起去年下半年5.92分...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