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國:「麵包刺客」襲內地
【明報專訊】近日內地連鎖食品店「盒馬」推出「歐坦得酵醒系列切片歐包」(歐包即酸種麵包),一片價格16.9元(人民幣,下同)引起熱議,有網民稱為「麵包刺客」。內地近年冒起多個高價麵包品牌,麵包不再只是填肚的食品,更是時尚「打卡」網紅產品。
時尚貴價 顧客稱賦情緒價值
「麵包刺客」指價格高昂、超出消費者預期的麵包。內地網紅麵包常被說是「刺客」,以福州網紅麵包店「馴」烘焙店為例,一個麵包約售20至30元,而內地普通麵包店麵包約售10元,有的更便宜至2元。
縱使昂貴,網紅麵包店不乏捧場客,經常光顧這類店的黃女士2023年11月向《海峽都市報》稱,網紅店麵包種類繁多,味道不錯,雖然價格高,但原材料來自全球各地,售價合理。兩度購買「盒馬」歐坦得酵醒系列歐包的陶女士2025年4月接受《大眾日報》訪問稱,買貴點的麵包能給自己情緒價值。
在上海,網紅麵包是當地「土特產」,有年輕人不惜排隊數小時買作手信及禮物。在上海上班的白領露露稱,不止外地人,上海年輕人之間也經常以麵包作禮物,她某次因要去浦東的朋友家做客,特地在徐家匯美羅城買些熱銷麵包,怎料當天大家都不約而同帶了家附近有名的麵包,主人家自己亦外賣麵包宴客。
根據贏商網數據,內地烘焙甜品品牌總部偏愛設置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這4個超一線城市,其中上海的烘焙品牌總部接近400間,是北京的近兩倍。國內外網紅品牌紛紛進駐上海,內地媒體《新民周刊》2024年4月報道,上海每月新開近百家麵包店。
賣剩寧丟不願減價 有店被責令整改
網紅麵包、麵包刺客成為話題同時,麵包店浪費問題也引起關注。官媒「新華視點」2024年2月報道,麵包店「產品報損率」(丟棄麵包比率)行業平均水平約10%,而西部某省會城市20間烘焙麵包店中,有過半的產品報損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有13間會將麵包直接丟棄,其餘7間稱將剩餘麵包運回廠家回收或作動物飼料。上海某餐飲減損團隊負責人探訪10間麵包店發現,在麵包店打烊前半小時有上千個麵包被丟掉,有店舖報損率甚至超過50%。某烘焙企業負責人徐先生說,為塑造「極緻」品牌形象,很多連鎖烘焙企業寧可丟掉賣不出的麵包,也不願打折促銷。
根據內地《反食品浪費法》,食品生產經營者若在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嚴重浪費食品,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商務等部門可約談該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被約談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立即整改。2021年南京某麵包店因大量報廢「不美觀」的麵包而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約談並責令整改。全國工商聯烘焙業公會常務副秘書長單志明建議,可鼓勵大型商店及超級市場、烘焙企業等做好市場調查和數據分析,針對地生產及銷售麵包,減少浪費。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