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學位醫科25名額 中文大學稱報名數百
【明報專訊】港大及中大醫學院下學年起開辦第二學位醫學課程,各自提供25個學額。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圖)昨稱,首階段面試已完成,有數百人報讀,申請者中「有相當出色的學生」,包括來自倫敦帝國學院、劍橋大學等的準畢業生,相信他們報讀課程是希望「轉化」自己的科研,修讀醫學課程有助他們將研究提升。
教資會今年初批准兩間大學醫學院開展第二學位醫學課程,各自提供25個學額,採用四年制教學課程。中大醫學院課程本月30日截止申請,港大6月20日截止。
趙偉仁昨於商台《政好星期天》表示,第二學位課程的首階段面試已完成,有數百人報讀,大部分是修讀生物、化學、生物科學等科目的畢業生。他說,第二學位學生採取四年制,但水準要求與六年制課程一致,因此學生具生物醫學背景相當重要。
有英名校生報讀 料冀「轉化」研究
趙偉仁透露,申請者中「有相當出色的學生」,包括來自倫敦帝國學院、劍橋大學等的準畢業生,相信他們希望可令科研獲得轉化。他續稱,曾修讀基礎研究的學生再修讀醫學課程有很大好處,學生可理解研究於醫學上的「短板」,從而將研究提升。
除了第二學位課程,兩間醫學院獲批准各增5個本科學位。計及第一及第二學位,醫科培訓學額各由現有295個增至下學年325個。趙偉仁重申,中大新教學科研大樓去年動工,早前預計2027年落成後,每年收生名額可增至400名醫科生和330名護士學生;制訂收生名額要視乎香港發展方向及學額分配,並需配合政府人力資源策略,正緊密與政府溝通。
與內地藥廠合作 稱港大型研究受限
科研方面,趙偉仁形容香港屬彈丸之地,故做大型研究有其限制,可能拖慢研究進度,因此需與內地、亞洲區進行「多中心研究計劃」。趙又說,醫學院最近與國內藥廠合作簽署備忘錄,將初創科研提升,亦希望「聯通」內地不同院校網絡做研究。
另外,中大工程學院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與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將於2025/26學年起推出「金融學+金融科技」本科雙學位課程。新課程架構涵蓋數學基礎、計算機基礎、經濟金融和金融科技4個範疇,採用「2+2」聯合教育模式,學生第一年及第四年於上海交大修讀金融學核心課程,第二年及第三年在中大專攻金融科技。畢業生將獲頒中大金融科技工程學士學位,以及上海交大金融學本科學歷證書及經濟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