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之娛.《雷霆特攻隊*》︰誰才是最大敵人?

[2025.05.21] 發表

【明報專訊】是《雷霆特攻隊*》(Thunderbolts*)還是《*新復仇者聯盟》(*The New Avengers)?電影上映近一個月,劇透也不要緊吧?何G官方早已改了名號,幾乎等於宣告片尾的劇情轉折,這是近年Marvel最絕妙的一筆。不過,隊名是什麼未必最重要,成員是誰大家也很清楚。真正重要的是:誰才是最大的敵人?

優秀反派形象折射現實隱憂

英雄故事總要有反派,看英雄鋤強扶弱,觀眾可在虛構世界中稍舒現實的烏氣。Marvel電影宇宙(MCU)從來不乏演繹精彩、寓意深刻的反派,像「鐵甲奇俠」(Iron Man)系列的各種軍火商人或武器發明家,是現世軍事競賽的恐懼延伸;「雷神」(Thor)系列的神話人物,則是我們對宿命、復仇、善惡等概念具象的敬畏。宇宙霸王魁隆(Thanos)的語源是希臘神話中的死神(Thanatos),既象徵了我們對死亡的怯懼(人總有一死)和好奇(無人能復活,總想在生前理解死後的事),而「滅霸」企圖消除宇宙一半人口,減少資源爭奪的想法,先不論可行性和道德對錯,確是連繫到大眾對地球資源虛耗的憂慮。

以上說的是第一至三階段(Phase 1-3)的反派寫法,第四階段以後,Marvel既想懷緬舊英雄的逝去,推出全新角色,也要對應疫情後萬變的社會,自然要設計新反派,衝擊觀眾的感官和思想。穿梭平行世界,試圖控制命運的征服者康(Kang the Conqueror)固然很有魅力,但電影版拍得不太好,觀眾未能在跳來跳去的時空找到投射自身情感的位置,主演者亦因家暴醜聞被辭退,連帶這反派有機會從此退場,基本上是失敗的編排。

可是「反派」不一定只是來自外來的威脅,近年不少超級英雄電影主要探討如何面對心魔。英雄拯救過世界,同時見證至愛離世;創造過新世界,也曾失誤/慘遭珝戴L新希望,在兩極中擺盪,自然生出悔疚與創傷。上一代英雄固然迷茫過,像鐵甲奇俠曾酗酒、美國隊長對同伴失去信任,雷神甚至變成「啤酒肚」大叔,但他們都異常堅強,很快就走出陰霾。可是,並非人人如此順利,蜘蛛俠在《不戰無歸》(Spider-Man: No Way Home,2021)希望世人遺忘自己,反引來各平行世界的反派;緋紅女巫(Scarlet Witch)在《奇異博士2:失控多元宇宙》(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2022)只求與家人團圓,但欲念太強走火入魔,終成大反派。可惜,前者故事寫得太兒戲,像是小孩玩火卻要全世界遭殃,後段3個時空的自我救贖令人感動也無補於拙;後者人設則未能接軌影集發展,硬將角色寫入魔道,更令影迷搖頭。

拯救世界後 對決「虛無」拯救自己

經歷一連串失利,《雷霆特攻隊*》繼續發掘心理創傷主題,難免令人擔憂:會否拍得暗黑卻力不從心?會否只顧胡鬧而輕忽了主題?幸好這次Marvel重歸基本步,重視人物性格塑造,導演積沙格(Jake Schreier)較擅長戲劇而非動作,拍內心戲有保證。「雷霆特攻隊」表面上是烏合之眾,只是不同組織的軍事「工具人」,各有各的悔與痛,看這些「墮落」角色如何恢復人性、重尋理念,有時比看頂天立地的英雄更有趣。

我們是凡人,都曾絕望灰心,「虛無」感覺自然從心底升起。不止是想休息,不止是覺得痛,不止是慨嘆徒勞無功,而是像被黑暗吞噬,想放棄世界,甚至連「希望」都不再想有。主角「新黑寡婦」伊蓮娜(Yelena)也有這樣的念頭,被精神未崩潰的「哨兵」(Sentry)問到如何面對時,她回應說虛無的感覺永遠存在︰「你只能把它壓下去」。她的觀察非常切身,虛無確實不會消失,但一直壓下去,會愈壓愈膨脹,最終吞噬自身,甚至像哨兵的黑化結界般會吞噬全世界。歷史上許多人為的悲劇,不是源自野心及失誤,而是因為價值虛無,認為反正一切都沒有意義,就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與性命。

「雷霆特攻隊」經歷各種背叛和失落後,最終明白到「虛無」是我們最大的敵人,但虛無的對面正是內在的需要。所謂「釋放自己」,非指將悲傷拋諸腦後,一味想方法忘記或彌補,必須另闢出口,才不會永遠在遺憾面前卑躬屈膝。生命的意義不止在於個人,命本身只有「生」和「死」,許多人的生命加起才有喜怒哀樂、前傳和後續,幫助他人/獲他人支持,生命互相感應,遺憾方會消失。「雷霆特攻隊」認清了內心的需要,承認自己也需要其他人的擁抱,或是家人,或是同伴,或是相信自己的人,張開雙臂擁抱他人/放開包袱讓人擁抱,一體兩面的互抱,才是打倒最強敵人「虛無」的方法。

■陳廣隆 - 中文教師,影評人,「香港粵語片研究會」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成員。著有《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

文:陳廣隆

圖:劇照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76期]

更多教育
時事中文:關於悼念的字詞
【明報專訊】近月新聞報道中屢見死訊訃聞,商界巨頭與宗教教宗同於4月設靈,大家除可藉報道悼念,亦可學到與白事相關的字詞。 ■新聞例子 ... 詳情
Talk of the town:Air pollution
【明報專訊】The smog that continuously enveloped Hong Kong in April led to s... 詳情
Talk of the town:Air quality in Hong Kong
【明報專訊】The dry continental airstream has brought sand and dust to Hong ... 詳情
【明報專訊】■Gear up 1. False 2. visibility 3. emissions (Critic... 詳情
Comic: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
【明報專訊】The Smarties and Eason are at the front door, but they cannot ge...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