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鐵路擴展 小巴牌價10年挫八成 客量減兩成 業界倡代辦部分港鐵巴士線
【明報專訊】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日前發表《數據透視》,指出過去10年的公共小巴年度載客量下跌約20.6%;小巴牌價則下跌約83.6%至去年約90萬元,據報今年中跌至約30萬元。有業界稱,鐵路網絡擴大令小巴生意下跌,如屯馬線通車影響來往九龍城小巴生意,牌價受累。
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主席張漢華表示,鐵路網絡不斷擴展,如屯馬線通車後,鐵路覆蓋九龍城、土瓜灣等區,旺角與荃灣來往九龍城的小巴需求減少,生意減半;新冠疫情令市民減少外出,小巴夜更生意尤其受挫。張解釋,當生意減少,則較少小巴司機向車主租車,車租隨之下跌,繼而牌價跌。
市民減外出 夜更尤其受挫
張漢華希望政府考慮將港鐵巴士部分路線由小巴代為營辦,或在公共交通交匯處增加小巴接駁。對於乘客投訴小巴個案上升,他相信小巴投訴增加與上落客爭議有關。
據立法會報告,小巴在整體陸路公共交通的比例過去10年由15%跌至12.7%;小巴載客量由2014年的6.79億人次急跌至2020年4.74億人次,其後回升至去年5.39億人次,即過去10年累跌約20.6%,估計小巴載客量下跌是由於鐵路網絡自2010年代中期持續擴展,亦可能服務質素未如人意、司機短缺等問題所致。
投訴不跌反升
小巴載客量雖減,投訴宗數卻不跌反升,專線小巴的投訴由2018年5034宗,增約76%至去年8865宗,其中去年投訴接近五成來自員工行為及工作表現,佔4314宗,其次為服務穩定性。紅色小巴投訴宗數則由2018年345宗增至去年477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