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高才申續簽 月入中位4萬 孫玉菡:申請率理想 學者:不算高可接受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公布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續簽數字,截至上月底近1.4萬名來港高才簽證期滿,當中54%人申請續簽。獲批續簽者中,四成人月入介乎2萬至4萬元,5%月入少於2萬元,最多人從事商業及貿易業。勞福局長孫玉菡認為續簽申請率理想,形容是互相選擇過程,不能強求高才留港,「很多地方搶他、招攬他,他不需要一定來香港」。浸大學者葉偉光認為,續簽申請率「不算高」但可接受,反映計劃有如漁翁撒網,亦未如想像中吸引。
九成半申續簽來自內地 獲批率94%
政府2022年底推出高才通計劃,截至上月底收到14萬宗申請,11萬宗獲批,逾9萬人已抵港。獲批高才首次簽證為期2年或3年,續簽時須證明獲穩定收入,或已在港開辦或參與業務。截至上月底,13,678名高才逗留期限屆滿,其中7394人申請續簽,C類高才即「百強大學」畢業並少於3年工作經驗者續簽申請率為40%。孫玉菡稱約95%申請續簽的高才來自內地、5%來自其他國家,與計劃整體比例相同。
連同2305名簽證即將到期並提早申請續簽的高才,共有9699宗續簽申請,政府已處理9044宗,續簽獲批率94%。不獲批原因包括提交資料不完整、沒應要求補交資料等。
入境處:有收入採佣金制者不獲續
孫玉菡認為續簽申請率符合預期,與英國同類計劃相若,反映本港具吸引力。對於各類高才續簽率有差異,他說A類和B類高才能力較高。他稱當局沒詢問高才為何不續簽。
入境處助理處長(簽證及政策)翁榮楨稱審批續簽嚴謹,會審視申請人的收入證明和繳稅紀錄,亦會到高才工作的公司突擊檢查。他說有高才過去半年收入採佣金制,未能證明有穩定入息,不獲續簽。
1/4月入達8萬 66%慣常居港
當局數字顯示,成功續簽的高才月入中位數為4萬元,四成介乎2萬至4萬元,5%低於2萬元,約四分之一達8萬元,收入最高1%的高才月薪達30萬元。孫玉菡解釋,月入低於2萬元高才大多剛畢業,起薪點較低,如會計、大學研究助理。
職業方面,最多人從事商業及貿易業,約佔23%,其次為金融服務、創新科技、保險及經紀服務(見表)。續簽高才問卷調查顯示,66%人以香港作為慣常居住地,當中七成租樓住,13%已置業。
23%做商貿最多 學者稱重疊本地人才
浸大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葉偉光分析,本港經濟疲弱令高才求職難,且香港生活成本高,令部分高才不續簽,亦有人視本港為「跳板」,轉到海外發展。近半續簽高才月入低於4萬元,葉說他們月入與本地大學畢業生差不多,不算頂尖人才,相關工作屬初、中級職位,其實可吸納再培訓的本地勞工。
葉說續簽高才大多任職商貿和金融業,與本地人才重疊,較少人從事本港人才短缺的創科業。他建議計劃聚焦吸納特定行業人才及高層人員,如AI應用、低空經濟等。
議員倡「劃線」拒收入過低者續簽
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稱,部分續簽高才月薪2萬多元,與本地月入中位數相若,關注部分高才為求續簽,「高才低用」從事保險及行政等工作,影響本地就業,尤其與本地大學畢業生競爭。他建議當局考慮審批續簽時「劃線」,拒絕收入過低者申請。
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會長尚海龍認為續簽申請率理想,估計沒申請續簽者包括抱「羊群心態」來港者。他說有高才因子女未能入讀心儀學校而離港,亦有甫畢業的高才競爭力與本港畢業生相若,卻不諳廣東話,故較難求職,冀政府支援。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