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科工孖展認購6400倍 膺超購王
富途料挑戰萬倍 新機制下中籤率低處未算低
港股IPO熱潮愈趨高漲,或有首隻萬倍新股「超購王」誕生。昨日中午截飛的摺疊單車商大行科工(2543)申購熱潮空前,綜合市場統計,各大券商共借出孖展資金2533.04億元,以該股公開發售募資3920.4萬元計,孖展超購6460倍。最大散戶行富途向客戶提供的信息更預計申購倍數將達到約1.08萬倍,大幅超越2018年上市、已居於「超購王」寶座7年半之久的毛記葵涌(1716)。毛記葵涌當年錄6288倍超購,一手中籤率低至0.8%(見表1),近日新機制下的中籤率更是低處未算低。
明報記者 邱潤青、江陵凱
港股IPO改革方案生效剛滿月,已正式上市的5隻新股,連同將於本月9日首掛的大行科工,當中兩隻新股選擇採用機制A發行、4隻新股選擇以機制B發行(見表2)。機制B新股不設回撥以致散戶獲分貨難度大增,一手中籤率普遍低至1%或以下,雙登(6960)低至0.06%,其中銀諾醫藥(2591)及雙登股份即使申購「頂頭槌飛」,仍無法穩獲一手。而3隻採機制B新股上市後表現亦亮眼,銀諾及佳鑫國際資源(3858)上市後股價更倍升,而兩隻以機制A發行的新股雖然成功認購概率較高,但截至昨日股價均已破底。
業界:新股改制後 賺錢幸運兒屬極少數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陳志華表示,大行科工集資額最多近4億元,公開發售股份佔總IPO股份的10%、即約4000萬元,認為公開發售超購倍數「一定踢得好高」。新股定價改制後,雖然選擇不設回撥的新股表現亮麗,但僅有極少數「幸運兒」賺錢,陳志華指出,最初總會反對改制,原因為新制「根本」會令散戶利益受損。另他表示機構投資者即使獲分貨的比例較高,但投資涉及風險,若新股股價潛水,機構投資者亦會蒙受損失。
丁香園籌港上市 投資者包括雷軍騰訊等
此外,據內媒報道,內地互聯網醫療內容機構丁香園正籌備赴港上市,最快今年內遞交招股書,丁香園未予置評。丁香園為連接內地醫生、患者、醫院及生物醫藥企業等的綜合性平台。據官網資料,目前其平台已擁有900萬名註冊專業用戶,包含405萬名註冊醫師用戶,佔全國執業醫師總數的92%。公開資料顯示,丁香園母企觀瀾網絡(杭州)共獲得五輪融資,累計融資6.87億美元(約53.6億港元),由DCM中國、小米(1810)創辦人雷軍旗下順為資本、騰訊控股(0700)、摯信資本、高瓴等知名機構參投。其中DCM中國及騰訊兩次參投。而早在2018年完成D輪融資時,丁香園就已憑藉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估值躋身互聯網醫療領域獨角獸名單。
另中國醫藥健康用品批發商及數字醫療綜合服務提供商健康160昨晚上載通過上市聆訊初步招股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