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識玩:適量飲食才健康

[2025.09.26] 發表

【明報專訊】網上有不少「大胃王」挑戰影片,究竟這類吃下大量食物的影片,算不算浪費食物?過量進食會有什麼後果?

■玩一玩

小明迷路了,只要他吃對食物便可向前行,直至走出迷宮。(答案見另文)

提示:小明不能進食錯別字的食物

■新聞事件

中國消費者協會2025年6月發布反對食品浪費倡議,指「大胃王」、「吃辣王」等極端吃播行為,將過量進食、挑戰極限包裝成「本事」或「娛樂」,傳播不健康、不理性飲食觀念,必須堅決抵制。協會倡議呼籲消費者擦亮雙眼,保持理性;不追捧、不點讚、不轉發此類宣揚浪費、危害健康的極端吃播內容,主動屏蔽相關帳號和頻道。相關創作者一定要堅守道德底線、拒絕浪費,不策劃、不製作、不發布極端進食的內容。

【節錄自〈消費者協會:反對食品浪費 籲抵制極端吃播〉,《明報》2025.06.25】

■中華文化知多點

常言道「粒粒皆辛苦」

常言「粒粒皆辛苦」,教我們吃飯不要剩下飯菜,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李紳的《憫農.其二》。該詩首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畫農夫在烈日下邊流汗邊鋤草翻土的情景,再以反問句「誰知盤中飧(?音孫),粒粒皆辛苦?」提醒人應該珍惜每一碗有賴農夫辛苦耕作得來的白飯。

惜食皇帝朱元璋

民間俗語有說「惜衣有衣,惜食有食」,指人要懂得珍惜所穿和所食的,才有足夠的衣物與糧食。古代物資得來不易,出身貧窮的明太祖朱元璋深明這道理。據明代歷史筆記《典故紀聞》記載,朱元璋在位時,國家遭遇旱災,糧食短缺,發生饑荒,皇宮中竟有宦官仍用米養雞,朱元璋知道後就責罵他們揮霍糧食,把可以用來幫助飢民的白米浪費掉,還施以懲罰,禁止浪費食物。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中華小學堂 第067期]

更多教育
穿越古今山:造船領航看世界
【明報專訊】中國自古是造船大國,2025年6月,全球首艘風帆輔助推動的阿芙拉型油輪「布蘭茲哈奇」號,於中國建成。 ■自古便是造船大國 ... 詳情
站站停:摩登上海
【明報專訊】上海是中國四個直轄市之一,為國內最大經濟中心及重要國際金融中心,是既「時髦」又「摩登」的繁華、時尚城市。 ■中華文化知識點...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