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涵金融法律 安永:助認識外國勞動法
【明報專訊】港府成立的「內地企業出海專班」除跨部門協作外,同時與多個公私營機構合作,涵蓋金融、法律、會計等範疇,為內地企業度身訂做支援方案。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工商金融總經理兼香港及澳門主管方嘯指,內地企業對海外市場認識不足,曾有企業花數月仍無法註冊,他們可分享本地知識令內地企業「不用走彎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香港及澳門區主管合伙人李舜兒稱,公司可增加企業認識海外國家的勞動法,包括法律條文及僱員對僱主期望,「需要硬軟兼顧才能成功」。
匯豐26市場設中國業務部 稱可配合
近年不少內地企業以香港作為拓展海外市場的平台,中金公司財富管理國際業務負責人刁智海稱,隨虓U來愈多機構赴港上市,企業在港可接觸更多國際投資者及上下游企業,對其拓展海外業務及擴張產能「提供更多糧草彈藥」,相信本港能成為支援出海的「橋頭堡」。他又稱,部分在內地驗證過的商業模式可複製至其他市場,舉例內地互聯網企業的商業模式能複製至人口同樣多的印尼。
方嘯引述匯豐調查指出,85%內地企業計劃拓展至新的海外市場,其中計劃拓展至中東及南亞地區分別有28%及27%;亦有九成內地企業表示有信心未來兩年國際業務有增長。他說,現時匯豐在全球26個市場設中國業務部門,以一站式服務配合客戶出海所需。李舜兒稱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在2009年已成立中國海外投資業務部,整合全球資源,並有一帶一路相關服務團隊,為內地企業分享行業經驗。
近年港府積極吸引伊斯蘭國家投資者來港,金杜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費思表示,中東市場日益擴大,不少內地企業有興趣到當地發展,業界在制訂相關合約條文等情G下,除協助內地企業達成商業目標,同時符合當地宗教理念。他又稱,本港中西文化交融,內地企業以本港作平台,有助內地企業思考國際化過程,本港亦有不少相關法律服務提供。
畢馬威:政府沒就服務內企數量設限
被問政府有否為專班設關鍵績效指標(KPI),畢馬威中國副主席及香港特區首席合伙人張鶻_稱,政府沒就每年服務內地企業數目設限,亦沒就企業類型及規模設框架,但業界希望抓緊機遇,「做得愈多愈好」。至於會否因此增加人手,她說「基本上是會的」,將因應企業需求安排資源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