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坑口區鄉事委員會於年初九(2月5日)舉辦「丁酉年初九麒麟醒獅慶新春」活動,邀請9隊來自坑口不同客家村落的舞麒麟團隊表演。
放大
 
(圖一)
放大
 
葉德平
放大
 
麒麟互拜時,兩族麒麟會「鬥低」,甚至舞至貼地。(馬游塘村國術麒麟會示範)
放大
 

其他新聞
趣題寫作:關於肖洛霍夫
名家學堂?胡晴舫:為無名的人寫作
文化延伸:從胡晴舫說起
古文卜卜趣:與世隔絕的村民
詩情有煒:數十年後的夫妻重逢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活學中華:舞麒麟 ?舞出文化傳承

【明報專訊】大年初二(1月29日),特首參選人葉劉淑儀在車公廟重遇兩年前撞倒她的舞麒麟師傅(圖一),成為焦點。時隔兩年,葉劉淑儀與舞麒麟師傅早已一笑泯恩仇,但你對麒麟舞的認識又增進了多少?適逢坑口鄉事委員會年初九(2月5日)舉辦了「丁酉年初九麒麟醒獅慶新春」活動,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副講師葉德平大談麒麟舞的歷史文化。

■葉德平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副講師、坑口區鄉事委員會60周年特刊主編,著有《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文化》等。

◆麒麟是……

麒麟是虛構出來的瑞獸,葉德平指出,「對於麒麟的形態有多種說法,主要的說法就是鹿身牛尾馬足。」《禮記?禮運》記載麒麟與鳳、龜、龍是傳說中的「四靈」。自《詩經》開始,麒麟已是仁獸的形象,《詩經.麟之趾》描畫麒麟「有足不踶」、「有額不抵」、「有角不觸」,即有蹄但不會踢人,有額但不會頂撞別人,有角但不會撞人,「是一種愛好和平的生物,而這種生物是吃青,即是吃素」。

◆麒麟與孔子有關?

2014年「西貢坑口客家麒麟舞」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麒麟舞並非客家獨有文化,但客家人為麒麟賦予獨特意義。葉德平說:「客家人特別重視耕讀文化(半耕作半讀書),他們信仰『孔子麒麟送玉書』傳說,相信孔子剛出生時,有麒麟送玉書前來,所以孔子才成為偉人。」客家人把這個意義傳承下來,使孔子與麒麟結下不解緣。每逢新年、婚禮、喬遷等喜慶場合,客家人都會舞麒麟招福。

◆舞麒麟要互拜?

舞麒麟時,師傅舞得趾高氣揚,然而在香港兩條客家村落——西貢孟公屋村與馬鞍山大水坑村每年必備的新年習俗「麒麟互拜」中,兩村麒麟卻會「鬥低」,以示互相尊敬,不分高下。葉德平表示,麒麟互拜的習俗源於康熙年間,當時遷徙到港的客家人成檳元意外身亡,其住在大水坑村的好友張首興代為照顧遺孀鄒氏與幼子國珍;後來鄒氏為報恩,偕同幼子嫁入張家,再誕下一子。待國珍長大成人,張怕成氏絕後,讓國珍恢復原姓,助他於西貢成家立室,成為孟公屋村成氏的祖先。國珍為感謝養父,每年年初二必攜同妻小與麒麟舞裝備,走到大水坑村拜年祭祖。這習俗維持300多年,從不間斷。後來張氏後人建議兩族隔年互訪,是為今天的麒麟互拜。葉德平解釋,兩族麒麟「鬥低」是因為成氏對張氏有恩,因此「他面對自己的弟弟,亦盡量表現兄友弟恭之情」,展現中國文化中的孝悌精神。

文:譚舒雅

圖:譚舒雅、坑口區鄉事委員會提供

 
 
今日相關新聞
活學中華:舞麒麟 ?舞出文化傳承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