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族漢承包棉田 變身棉農

[2021.11.07] 發表
面對關於採棉產業存在強迫勞動的指控,新疆官方表示,2020年新疆當地近70%棉花由機械採集。圖為10月24日,一輛採棉機在塔城地區沙灣市的棉田內工作。(新華社)

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抵制新疆棉,並未使新疆所有棉農產生憂慮。今年41歲的艾尼•拜克熱在10年前是一名採棉工,現在是棉農,每年收入有20萬元(人民幣,下同)。阿克蘇及喀什的巴克阿瓦提鄉,均是傳統新疆棉花種植區,也是艾尼•拜克熱當年採棉的主要地點。阿克蘇也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站場所在地。

去年12月15日,總部位於美國的智庫「國際政策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發布報告稱,每年有50多萬新疆人被迫從事棉花採摘工作。BBC前駐華記者沙磊當日引述報告數據稱,有文件顯示2018年,阿克蘇及和田地區「通過勞動力轉移」,派出21萬名工人,跨地區為中國準軍事組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採摘棉花,2020年阿克蘇地區需求142,700名工人勞動力,很大程度通過「勞動力轉移」滿足條件。

不過,艾尼稱自己過去在阿克蘇等地採棉花,並非被迫。「我們都是網上看到廣告後,自己聯繫棉花種植戶,談好價錢後到棉田去採棉。兵團則將工作外判。一般情G下,一個採棉工在採摘月份,一個月能有5000元上下的收入。」這筆錢對10年前的南疆地區而言,大約相當於一個人年收入的20%。「工資高,大家都願意去,沒有人被強迫。那時候口(指內地)的人,也會坐火車到新疆來採棉花。」

艾尼說,2009年前,新疆還是普遍使用人工採摘棉花。當時採棉工除負責採棉外,還要將地堭臚U的棉花搬運到拖拉機上。自2010年開始,一些面積較大的棉田開始採用採棉機作業。艾尼認為,使用採棉機是大勢所趨。因為採棉工每採一公斤棉花,可獲1.8至2.2元報酬。但如果使用採棉機,100畝棉田所耗採摘費用將降至5000至8000元。「機器採棉花效率高,但不能採乾淨,這時候就需要人工補採。」至於採棉工來源,艾尼表示會有長期合作的採棉工和曾經一起採棉的工友上門找他。

20萬年收入 棉農看好市場

2011年,艾尼與妻子以每畝220元的價格,向棉農承包約120至130畝棉田,負責棉田日常管理,包括撒藥和施肥等,每月可獲5000元收入。按棉花約4個月的生長周期,艾尼與妻子可獲得2.6萬元收入,除掉必要開支,純收入約1.6萬。若再加上採棉花的收入,夫婦二人每年可存銀行的收入約兩萬餘元。基本與內地農民每戶年均收入琣X;後來他們夫婦二人開始自己承包土地種棉花,種植面積也逐步擴展到200多畝,他也從一個採棉工,成為一個棉農。

艾尼表示,以種棉收入而言,去年已達年收入20萬的目標。「種棉花、摘棉花都是我們自願的,收入也歸自己支配。根本不存在西方所說的強迫勞動。」對於西方指摘新疆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他稱不會放棄自家賴以為生的種棉工作,「今年我還聯繫了600畝土地,明年開始準備擴大種植到800畝」。

更多中國要聞
新華社刊13000字特寫 「習是駕馭歷史潮流核心人物」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將於周一(8日)召開,連日來央媒都在「造勢」,昨日新華社再發表長篇人物特寫「習近平帶領百年大黨奮進新征程」,稱「習近平無疑... 詳情
稱反修例千鈞一髮 習「指揮捍衛一國兩制」
習近平上台後,經歷了許多「千鈞一髮」的時刻。新華社特寫稱,美國接連挑起對華貿易戰、科技戰時,在習近平親自部署下,中國以「不願打、不怕打,必要... 詳情
路透推演對台動武6可能 最嚴重東亞恐變大戰場
【明報專訊】面對日益緊張得台海關係,路透社日前推出「T-Day:台灣戰役」(T-DAY: The Battle for Taiwan)專題,... 詳情
美裁定華漢間諜罪成 最高囚60年
【明報專訊】被指是江蘇國安廳副處長徐延軍(Yanjun Xu,譯音,小圖)的中國籍男子,早前在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法院出庭受審。陪審團在當地... 詳情
美國情報機構上月發表最新的新型冠狀病毒起源解密報告,稱情報部門可能永遠無法確定新冠病毒究竟是從動物傳染給人類,還是從實驗室泄露出來。新華社昨...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