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輸勞 議員有指低薪致招聘難 有批誤導

[2023.06.21] 發表
工聯會屬會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昨帶同飯碗等道具,在政府總部外靜坐抗議,不滿當局繞過勞顧會輸入運輸業外勞,影響本地司機生計。(楊柏賢攝)

【明報專訊】政府上周公布運輸及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毋須經勞顧會審批,並擬放寬「補充勞工計劃」,准許26個非技術或低技術工種申請輸入外勞兩年。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昨討論輸入勞工事宜,有議員指工資過低才致招聘本地勞工困難,質疑以外勞解決不合理。前日在勞顧會會議中提早離場抗議的其中一名勞方委員、工聯會林偉江,昨被問到若政府繼續推計劃如何應對,他透露以往曾就重大議題召開「武林大會」,讓工會及工友表達意見,表明「唔希望政府唔重視勞顧會」。

倘政府續推輸勞如何應對

離場勞委:以往曾召「武林大會」

特首李家超昨出席行政會議前回應勞顧會勞方委員離場抗議事件,重申補充勞工計劃審批並不表示一定批准,必須有充分證據證明在本地請不到人,強調審批結果和過程均會諮詢勞顧會。林偉江昨在商台節目稱,除不滿當局未有就輸入外勞事前諮詢,亦不同意當局調整諮詢勞顧會的工作流程,包括將勞顧會審批申請時間由現時7個工作天縮至4個工作天、勞工處改以表列形式提交建議重點而非個案撮要等,形容當局「拎走保障本地勞工做得更好的關卡」。

周小松憂外勞衝擊低技術工種

孫玉菡:審批會把關

在昨日立法會會議上,勞工界議員周小松不滿政府未能就放寬輸入的26個工種人手短缺情G提供數據,且不設外勞人數上限,憂衝擊本地低技術工種。勞褔局長孫玉菡解釋,政府認為若制定限額,審批便只是行政程序,了解到勞工界盼有更多參與,故沿用公允、大家都習慣的勞顧會程序處理。他說按其經驗,勞顧會勞資雙方均會「睇數據講道理」,重申當局會把關,確保僱主須證明曾在本地招聘4周仍不成功。

勞工界林振昇關注1.2萬個建造業外勞配額中,會否要求只可輸入缺人工種。發展局長甯漢豪稱明白業內各工種短缺情G不同,審批時會諮詢有職工會代表在內的諮詢委員會,相信委員會探討後會再向政府提交意見。工聯會黃國不滿輸入運輸業外勞審批流程未如建造業般有勞工界參與,形容政府視勞工界如「洪水猛獸」。

黃偉綸:加人工「塘水滾塘魚」

針對運輸及建造業擬引入上限2萬名外勞,周小松稱小巴司機月薪僅1.3萬元,若不改善本地司機待遇,僅靠外勞不合理;工聯會鄧家彪憂輸入外勞後僱主欠誘因改善本地勞工薪酬。航運交通界易志明說,加人工便請到人的說法屬誤導,實際只會導致業內「搶隔離鶩荂v,又憂慮加人工或致小巴加價。副財政司長黃偉綸回應稱,靠加人工「塘水滾塘魚」不是面對現實做法,參考澳門及新加坡經驗,適當、有節制、有規範地輸入勞工可助滿足經濟需要。

更多要聞
社運者稱遭警約談 李:七一不容騎劫 團體稱無計劃示威 民主派區議員未獲邀官方慶典
【明報專訊】下周六7月1日是香港回歸26周年,特首李家超昨日表示港府及各機構會辦一系列活動,讓市民開心感受喜慶日子(見另稿),他又稱過去七一... 詳情
全港推慶回歸優惠 7·1小輪電車免費
【明報專訊】下周六為香港回歸26周年,特首李家超昨在行會前回應傳媒,稱七一當日政府將有多項優惠活動(見表),包括免費開放多項文娛設施如M+及...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主席習近平前日在北京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特首李家超昨日表示,無論中美關係怎樣發展,香港都會發揮獨特優勢,做好聯通內地與國際... 詳情
民研不再公布8類民調 涉六四港人身分等 數據作研究服務
【明報專訊】香港民研昨日宣布,經檢討後,初步決定8類民調將改為不公開發表,包括民研前身港大民研在1997年回歸起至今的六四事件周年民調、港人... 詳情
【明報專訊】《港區國安法》指定法官、高院原訟庭法官陳嘉信,早前接連被揭其民事案件判辭涉「司法抄襲」,律政司長林定國昨日出席《南華早報》中國論...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