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外交政策問題 卡尼面臨重大挑戰
G7領袖峰會與華關係歐防協議等
【明報專訊】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現面臨諸多外交政策議題,且這些議題並非全都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關。
在未來幾個月的全球政治動盪時期,聯邦自由黨政府將面臨以下7項重大挑戰,包括:在阿省舉行的七國集團(G7)領袖峰會、與中國的關係、與歐洲的防禦協議、恢復與印度的關係、擴大貿易關係、南半球和中東。
再過6周,卡尼將在阿省的卡南納斯基斯鎮(Kananaskis)迎接他的主要伙伴,出席七國集團領袖峰會。
特朗普受邀出席,法國、德國、日本、英國、意大利,以及歐盟領導人也受邀出席是次峰會。七國集團領袖將在峰會上評估世界面臨的挑戰,並簽署一份為其他工業化民主國家定下基調的公報。
加拿大在上次主辦七國集團領袖峰會是在2018年,當時,特朗普拒絕簽署閉幕公報,並提前離場。他還在與加拿大前總理杜魯多就鋼材和鋁的關稅發生爭執時,指責後者「非常不誠實和軟弱無能」。
加拿大正試圖讓美國參與七國集團,加拿大提出,海上安全是與加拿大共享三大洋的國家共同關心的議題。出席峰會的領導人預期將討論「影子艦隊」(走私受制裁貨物的船隻)、近期發生的多宗針對海底電纜的破坏性襲擊事件、非法捕魚和生物多樣性的損失等議題。
加拿大還必須決定哪些國家和機構將作為嘉賓出席是次峰會,南非將於今年11月主辦20國集團(G20)峰會,並可能受邀前往卡南納斯基斯鎮(Kananaskis)。卡尼亦已邀請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卡尼曾在開展聯邦大選的競選活動期間,將中國描述成「加拿大最大的安全威脅」,他援引的理由是中國政府默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外國干涉和北極事務。
中國否認了上述所有說法,並表示希望與加拿大合作,共同對抗美國的「霸凌」。中國官員建議兩國可以聯合其他國家,阻止美國破壞全球的規則。
在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和鋼鐵產品採取限制措施後,中國方面對加拿大徵收了報復性關稅。這些關稅主要傷害了加拿大西部地區的農民,這些地區的省長們已敦促聯邦政府採取更多的措施,取消對油菜籽和豬肉的限制。
儘管如此,中國已大量進口加拿大的原油來取代美國的石油,在今年3月,中國從加拿大進口原油的數量創下了歷史新高。儘管中國是加拿大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並表示可以在清潔能源等領域開展合作,但卡尼已發出了謹慎的信號。
他在今年3月說:「我們希望與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實現多元化發展,在亞洲,與我們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合作伙伴並不包括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