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料內地外賣平台 年半內燒錢1600億
標普全球評級發表報告稱,內地各大電商平台於即時外賣行業極烈的競爭,如推出免費即製手搖飲品等「蝕本」促銷活動,會提高美團(3690)、京東(9618)及阿里巴巴(9988)的成本、並令利潤收縮,而「割喉式」競爭已引來內地正檢視不正當價格行為的定義。標普全球預計,內地各個電商平台,將會於未來12個月至18個月至少「燒錢」1600億元人民幣,以保護及搶奪自身於食物外送及即時零售行業的市佔率。
標普全球稱,美團其達高峰的經營支出,尚未反映於除稅息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身上,因此其EBITDA率或會於本季轉為負數。至於阿里旗下的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標普全球指出,因經營支出高企,該部分的經調整EBITA已於第二季按年跌逾兩成,其下跌幅度大於收入錄得一成的按年升幅。
標普全球評級分析師Jay Lau表示,內地主要電商平台推動外賣市場增長,其目的為捕捉交叉銷售的機會,若外賣下單次數達每周數次,將可為平台帶來流量,並且可增加交叉銷售。
標普全球補充,相信外賣行業在競爭激烈下,京東及阿里巴巴會較為受惠,因兩間公司現有較大零售平台可進行交叉銷售,至於以餐飲外賣作為集團主要收入來源的美團,其所承受的負面影響最大,同時令美團最有理由及動力,去捍衛自身於外賣市場最大的市佔率。
標普全球認為,該行基本情景預測為,各電商平台的經營支出維持高企,或會有輕微減少,同時預料若外賣行業的「市佔率之爭」持續,內地電商平台利潤不會於未來一至兩年恢復。標普全球對美團今年EBITDA率預測,由原先的14.1%「大劈」至4.8%。京東則由4.7%下降至3.4%。而阿里巴巴2026財年EBITDA率預測,由7月時預測的20.3%下調至現時的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