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勵治率保守黨取得突破 惟爆大冷失議席前途未卜
【明報專訊】第45屆聯邦大選已塵埃落定,博勵治帶領的保守黨取得的成勣喜憂參半,該黨成功在新選民群體中取得突破,將得票份額提升至一代人以來的最高水平;但同時,保守黨未能將執政自由黨趕下台,而數月前被視為有望擔任總理的博勵治更在渥太華卡爾頓(Carleton)選區意外落敗,結束他在該選區21年的國會議員生涯,成為選戰最大冷門。
或需當選議員讓路重返國會
博勵治已表示無意辭去黨魁職務,觀察家指他可能需要通過補選重新進入國會,而那無疑將是一個挑戰。
卡爾頓選區的最終點票結果顯示,爭取連任的博勵治得票率約46%,不敵得票率達50.6%的自由黨候選人范喬伊(Bruce Fanjoy)。
儘管最終結果令人失望,但博勵治揚言會繼續擔任黨魁,並承諾在未來的選舉中實現更好的結果。
博勵治周二凌晨在渥太華向支持者表示,他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徹底擊敗自由黨。
博勵治又說:「我們還未完全達到目標,至少目前還未能做到。我們需要改變,但改變來之不易。它需要時間,需要努力。」他並指黨派將從此次選舉中汲取教訓,以便下次取得更好的結果。
保守黨策略師艾勒頓(Jamie Ellerton)認為,博勵治在黨內有扎實的支持,他很可能繼續擔任黨魁。但也有保守黨黨員表示,因應自由黨已重振旗鼓,而勝利卻從博勵治手中溜走,他的前途有待確定。
儘管如此,保守黨整體戰績勝過選前民調預測,尤其是在安省的平均得票率達到45%。這意味保守黨在本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增加12個議席。
博勵治亦致力爭取藍領階層的支持,特別是私營領域工會成員,也取得成效,保守黨在安省尼亞加拉(Niagara)等工業區以及諸如倫敦和溫莎等安省西南部地區獲得大量選票。該黨在大西洋省份也表現出色,在紐芬蘭省取得突破獲一個議席,並因卑詩進步派選民分裂而得益。
儘管卡尼是自由黨首位來自西部的黨魁,並在該區特別是卑詩低陸平原地區取得相對好的成績,但博勵治也阻止自由黨在阿省城市地區和沙省取得重大突破。
保守黨國會議員熙爾(Andrew Scheer)跟博勵治份屬好友,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帖文指,保守黨開展了一場「令人難以置信的競選活動」,並使保守黨的得票率創下現代保守黨史上最高紀錄,因此應給這位「鼓舞人心的」黨魁一個繼續領導保守黨的機會,讓他「下次完成目標」。
但博勵治在卡爾頓選區敗北,若他想繼續擔任黨領袖,可能需要有一名當選議員辭職,騰出位置讓博勵治通過補選重新進入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