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赴美憂政策變 IB狀元先報科大
【明報專訊】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上周六放榜,本港最少32名「狀元」考獲滿分45分。英基學校協會轄下6間中學共誕15名狀元,其中11人欲留港讀醫。有「狀元」受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前主任張竹君啟發,深感醫護偉大,盼加入醫生行列;也有人擬赴美,但憂留學政策收緊,決定以本地大學作後備。
國際文憑組織(IBO)昨晚表示,全港2630個學生上周六收到IBDP及「職業相關課程(CP)」的成績。
英基15狀元 11欲留港讀醫
就讀英基啟新書院的「狀元」賴雪嵐計劃讀醫,她說新冠疫情期間「每天看張竹君(匯報疫情)」,形容對方「好偉大」,加上疫下曾到港大傳染病科實習,有感醫生及背後抗疫團隊職業崇高,自己亦希望接觸病人,萌生讀醫念頭。被問到減壓秘訣,她笑言休息要緊,「每日放學都唻潃蚅螳侐情v。
英基港島中學「狀元」沈愛心以往成績平平,考試前兩年奮發,每天溫習8至9小時,寄語「(成績)與聰明無關,視乎付出多少努力」。她從小對心理學有興趣,亦不時參與社區工作,曾與同學成立學生公司推出有關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桌遊。有見本港精神健康問題嚴重,她立志當精神科醫生。被問對非本地培訓醫生看法,她認為本地醫生短缺,與外地培訓醫生合作有利大慼C
自幼飼養貓、龜等寵物的黃心妍本想報讀城大獸醫學,但之前未被取錄,成績揭盅後她有意轉讀醫,日後服務香港。對於本港成立第三間醫學院,她認為香港醫護不足,支持新醫學院培訓人才。同擬讀醫的王詠珩則曾到威爾斯醫院實習,了解到人口老化是本港醫療系統最大挑戰,認為診症流程可步向電子化,並教導長者使用相關手機程式。
有擬赴美讀計算機 畢業回流投FinTech
近月美國收緊留學生簽證審查、哈佛曾被禁收國際生,但亦有「狀元」盼負笈美國。就讀英基沙田學院的洪文熙希望到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修讀計算機科學,但對美國留學政策「少少擔心」,已報讀科大計量金融為後備。他認為美國學習資源較豐富,不過畢業後擬回港發展,因金融科技發展機會多,亦有不少初創資助。在港長大的Kush Zingade打算赴美,到波士頓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他本身擁美籍,不擔心當地留學政策。
今年英基亦有27個學生考獲44分成為「榜眼」、64人獲43分成為「探花」,屬校考生平均分36.1分。英基策略及傳訊總監Rob Shorthouse稱,去年覆核成績後,屬校狀元由17人增至24人,料今年覆核後將再添狀元,又說不少高材生屬意醫科,但整體而言工程、電腦科學等科目亦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