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樂園助補珠三角高端旅遊產品空白
深圳兩大地標景點世界之窗和歡樂谷,開業多年後存在品牌老化、設施陳舊等問題,當地居民對樂高樂園這一國際樂園品牌的引進,期望甚殷。
與京滬較勁 易陷「老三」定位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的主題公園以本土品牌為主,包括長隆樂園、歡樂谷等。中國主題公園研究院院長林煥傑指出,這與香港迪士尼的發展有關;該園自2005年開園後,因土地成本高、經營投入大,每年業績賺少蝕多,這讓大灣區城市對國際IP主題公園的大規模投入持謹慎態度。同時,全球頂級IP如迪士尼、環球影城已在上海、北京佈局,大灣區再引入同類品牌,易陷入「老三」定位,缺乏競爭力。
國家高端智庫CDI研究員宋丁表示,深圳引進國際頂級的文旅項目,有助填補珠三角國際高端旅遊產品的空白,刺激文旅、餐飲、住宿、創意產業等利好。他相信項目進度滯後涉及多種原因,首先是規模最大,建設難度本身就高於上海;深圳土地資源緊張,樂高選址的大鵬新區一直是生態保護重點區域,「從生態保護轉向大規模開發,政策協調需要過程」。至於資金問題,他相信這個項目對深圳大鵬至關重要,現在應該基本解決。
大鵬新區人口稀少,公共交通不發達。樂園開業後預計每年客流量200萬人次,客流穩定後預計達400萬人次以上;加上大鵬有南澳海濱旅遊區等景點,意味當地交通壓力會很大。
據了解,深圳樂高樂園東側的地皮正建設交通樞紐,包括網約車接送客區、巴士站等,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預計明年底交付。該交通樞紐工程現場執勤人員說,工程將有2000名工人加入,現正陸續進駐,已進駐一百多人。
在距離樂園3公里外的東漁村社區,一名在村內經營民宿的本地居民向記者稱,樂園配套的道路也正在修建,日後直駁高速公路。
儘管不少民宿老闆盼望樂園建成後有望帶動人流,但他反而擔心人氣太旺,這片社區會被開發商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