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勵治揭失渥太華選區內幕 太誠實談裁員致工會「表態」
形容非常積極介入競選活動
【明報專訊】聯邦保守黨黨魁博勵治表示,在4月聯邦大選中失去卡爾頓(Carleton)選區的原因,是因為他曾誠實表達,欲裁減聯邦公務員職位的意願,導致公共部門工會發動了「積極」介入競選活動。
博勵治目前在下議院沒有席位,但他希望在8月18日於阿省內鄉郊村的巴特爾里弗—克勞福特(Battle River–Crowfoot)選區重新贏得議席。
此前,前保守黨國會議員庫雷克(Damien Kurek)放棄了席位,該選區是全國最穩固的保守黨選區之一。博勵治表示,其競選團隊對於若該黨贏得選舉將裁減公務員職位的意圖是透明的。「這是一個渥太華選區,有許多聯邦公務員不同意這種做法。」他補充說:「他們發動了一場非常積極的競選活動,特別是公務員工會,基於此點擊敗了我。」他表示,作為全國加拿大人的代表,其聲音優先於取悅該選區約12.4萬名選民——該選區恰好與總理卡尼(Mark Carney)的尼皮恩(Nepean)選區接壤。
博勵治仍希望強調其政黨在他領導下在選舉中取得的成功,包括比2021年聯邦大選多獲得了250萬張選票,以及在國會中增加了25個議席。
他將於明年1月接受強制性的黨魁審查,保守黨黨章規定,如果黨魁在選舉失利後不辭職,則必須進行此類審查。他說:「有些人可能會說:『嗯,當你是渥太華的國會議員時,以縮減聯邦公務員為競選口號並不是最好的主意。』但我必須代表整個國家,我必須對人民誠實。」
博勵治說:「我所帶來的聲音代表了800多萬相信我的信息的人,他們相信打擊通脹、建造可負擔房屋、將罪犯繩之以法、打擊毒品、釋放我們資源的信息。」
談到裁減聯邦公務員時,他表示這是降低稅收和赤字的唯一途徑,對此自己是誠實的。
博勵治在渥太華的卡爾頓選區已連任20載,但在今年4月28日的選舉日,他以4,500票之差敗給了自由黨候選人范喬伊(Bruce Fanjoy)。這次失利對這位黨魁來說是一個重大挫折,他在今年年初曾是總理的熱門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