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乾」電子化後 告票少兩成 覆檢要求反增 汽車會:反映市民疑慮
【明報專訊】警方6月15日起推行電子交通執法及電子交通違例罰款告票(俗稱牛肉乾),措施明日(15日)滿3個月。本報向警方查詢過去兩個月交通告票數據,發現電子化實施後警方於今年7月及8月累計發出的告票較去年同期跌約兩成,由逾50萬張減至近39.6萬張,警方收到的覆檢要求升幅約8.2%。雖然發出告票總數按年跌約兩成,但調查後發現有誤,以及須撤回的告票數量未有同時按比例下跌,仍維持逾2500張。
撤回告票數量未按比例跌
中國香港汽車會表示,告票電子化後警方發告票數量減少,反映市民對要守法認知度有提升,惟覆檢要求上升,亦反映市民會對電子執法的精準度有疑慮,建議警方執法時盡量情理兼備。
在電子交通執法及電子告票下,若遇上違例泊車及行車等交通違例事項,前線執法人員會用手提裝置檢取違規司機及車輛資料,車主及司機其後會透過手機短訊或電郵收取告票,並以電子支付方式交罰款。警方早前表示,八成交通告票均涉違泊,而告票電子化初期會「雙軌並行」,同步發紙本告票供車主參考。
覆檢要求升8%至1947宗
電子交通執法及告票自6月15日起實施至今近3個月,據警方回覆本報稱,新措施實施後警方收到覆檢要求不跌反升,由去年七八月合計1800宗,今年同期電子化後增至1947宗,增幅約8.2%。雖然整體發出告票數量減少兩成,惟調查後發現有誤、須撤回告票數字未見按比例下跌。去年7月及8月警方發約50.5萬張告票,有2791張撤回;今年7月及8月發39.5萬張告票,仍有2576張撤回。
警:運作順暢 適時檢討
警方回覆本報時稱,自電子交通告票推行以來,相關系統及供市民查閱告票詳請和交罰款的「電子交通告票平台」整體運作順暢,重申會適時檢視電子告票推行進度及市民適應情G,蒐集意見後再落實全面電子化時間表。運輸署回覆稱,截至上周一(8日)已有約103萬名駕駛執照或車輛牌證持有人已提交已核實電子聯絡方式,意味接受電子告票,其中車主更接近九成。
李耀培料市民更小心違泊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表示,電子化後告票數量減少,相信反映市民更小心減少違泊,但覆檢要求不跌反升亦反映市民對電子執法有疑慮,警方應檢視如何增加市民信心。至於須撤回告票未有按告票總數減幅下跌,李耀培分析稱,以前手寫告票,估計不少告票因寫錯資料而撤回,但告票電子化後資料理應不會出錯,他建議警方檢視被證實屬「抄錯牌」的紀錄,了解有否涉不合理抄牌等。
李籲提升咪表系統
李又提到,時有車主反映明明已入表,但系統未及時更新,結果於該段「時差」被抄牌。他盼警方抄牌前「等多一兩分鐘」,盡量情理兼備,而警方執法效率提升的同時,咪表系統亦應提升,對車主才公平。
智慧出行聯合商會主席周國強表示,近期不少的士司機為免被誤抄牌,用膳時間會買飯盒回車內進食,笑言相信警方因此「難抄驉v,故告票數字下跌。他說暫未發現的士抄牌爭議有明顯上升,但業界對全面電子化會被抄錯牌有擔憂,盼當局確保系統暢通才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