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軍與橋共存亡 百姓慌南下 盧溝橋:侵華戰火爆發
【明報專訊】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軍持續向北平(今北京)、天津增兵。駐防平津的29軍拼死抵抗,在日軍總攻北平南苑一役死傷慘重。按中方史書記載,七七事變是全民抗戰的開始,但據尚存於世的親歷者說,日軍尚未攻陷北平,百姓已爭相逃亡,「有錢人坐火車逃往南方,沒錢的,也趕緊跑到農村(躲藏)」。
明報記者 龐皎明 北京報道
「槍聲響起來了。一開始還以為是咱們的士兵在練習打靶呢。」92歲的楊淑芳老人向本報憶述,天亮後,愈來愈多的人說,「日本人要打進來了!」楊現住在北京宛平城敬老院,敬老院往西400多米外,就是聞名中外的盧溝橋。
修建於金朝的盧溝橋,已有823年歷史。1901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依《辛丑條約》約定,日本開始在華北駐軍。清廷被推翻後,駐華日軍由「清國駐屯軍」改名「中國駐屯軍」,駐地就在盧溝橋所在的宛平城外。
1937年7月7日晚,駐屯軍在盧溝橋附近演習。第1聯隊第3大隊第8中隊由大隊長清水節郎率領,荷槍實彈地開往緊靠盧溝橋中國守軍駐地的回龍廟到大瓦P之間。當晚10時40分,結束演習的日軍聲稱演習地點傳來槍聲,並有一名叫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城的國軍第29軍第37師第110旅第219團拒絕。翌日清晨5時許,日軍炮轟宛平城。
前線不得後退 「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
第29軍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線官兵﹕「確保盧溝橋和宛平城」,「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後退」。守衛盧溝橋和宛平城的第219團第3營,在團長吉星文和營長金振中指揮下奮起抵抗,雙方互有傷亡。此後,中日兩國談判,兩軍進入對峙狀態。
那時,楊淑芳並未見過日本兵。1931年東北淪陷後,「大家都罵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是賣國賊」。「知道是日本打過來,老百姓都亂了。要逃命啊。」楊淑芳說,當時正逢暑假,「我念了3年私塾,讀了5年工人子弟學校」。時年14歲的楊淑芳正準備升讀小六,日軍全面侵華的槍聲就打響了。
戰事爆發後,楊淑芳說,長辛店的老百姓都慌了。楊淑芳家在距盧溝橋約4公里的長辛店火神廟一帶,父親是蒸汽機車司機,這在當時屬高薪職業。楊家是一套二進門的四合院,有11間房,「那時候,記得一些人也悄悄說,『咱們抗戰去』,可是,老百姓沒有組織起來啊,一聽到槍聲,大家就跑了。大部分人都想跑。」楊淑芳說,「家埵鹵的,就坐火車往南方走,沒錢的,就跑到農村」。
北平天津失守 軍隊被迫南撤
楊淑芳說,日軍還未攻破宛平城,家中便開始收拾細軟準備逃亡。「我們只留了個老媽子(即女傭)看家,就坐上火車往南跑了。」楊淑芳憶述,家人先到河北石家莊,「那埵捖Q日本的飛機扔炸彈,我們後來又逃到了河南一個村子,也呆不住,最後跑到了湖南」。
「日本人怎麼那麼壞?!」楊淑芳說,全家決定逃離北京時,她並沒有見過日本士兵。「但日本人可恨,侵略我們。我上學那時候就學《大刀進行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在兩國談判期間,日本持續向北平、天津增兵。七七事變後第10天,7月17日,國軍最高統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宣布「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7月28日拂曉,時任「中國駐屯軍」司令香月清司率日軍鈴木混成旅團、河邊正三旅團和機械化旅團,自北、西、南3個方向對北平城發起總攻擊。29軍駐地南苑,成為日軍攻擊的重點。在激戰中,時年45歲的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殉國,成為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殉國的第一位高級將領。
7月29日,北平失守。29軍也開始南撤。翌日,天津也陷落。楊淑芳與家人隨難民南下逃亡。
難民思鄉北上 政權人事全非
「逃亡了兩年,我實在太想家了。」楊淑芳說,「我跟我媽說,變個小鳥兒,我也要回北平去。」由於適應不了南方飲食和氣候,楊家決定北上返鄉。楊淑芳憶述,在返回家園的路上,有一次日軍搜船,她才第一次看見端蚨j的日本兵,「我膽子小啊,我見了日本人就哆嗦」。她說,「一路都在打仗。我們夜行、坐輪船,在我快17歲時終於回到了北平」。
楊淑芳回到家時,北平已經更名。1937年底,曾任行政院駐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長的王克敏等人在日軍扶持下,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傀儡政權,「北平」改回清朝舊名「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