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插畫﹕謝偉豪)
放大
 

其他新聞
IES教室﹕如何界定題目
試題拆解﹕利益衝突 礙推綠色建築
集師廣益˙小米帝國:剪下與貼上?
時事議題 答題指引
搞怪設計跳出日本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實戰錦囊﹕漫畫、圖片題的技巧

【明報專訊】■明德格物(見圖)

◆議題﹕港大委任副校長事件

◆重要概念﹕學術自由、政治考慮、矛盾

◆技巧﹕漫畫、圖片題的技巧

小通:到底這張海報是關於哪一單新聞?

小識:香港大學校委會否決任命陳文敏為副校長。

小通:呀!個個校徽都很相似,怎能認出來……

小明:你認不出校徽,也留意到「明德格物」4個字吧!那是港大的校訓呀!

佩老師﹕在卷一眾題型中,漫畫及圖片題是較難掌握的資料。因為僅以圖畫或圖案表述,有時附以簡單文字,形式較為主觀及開放。而這正是漫畫及圖片的本意,讓讀者有無限想像、詮釋的空間;從而回應作者隱藏於圖中的信息。

小通:解讀漫畫或圖片有什麼技巧?

佩老師﹕首先,同學要牢記解讀漫畫或圖片等資料的步驟。就如小明所說,相對於圖畫或圖案,文字是較為客觀而直接的資料,故在處理漫畫或圖片等資料時,必先解讀所有文字。如果漫畫中有文字(如大標題)宜先細看,掌握初步概念,再分析跟哪一單元、新聞或議題有關;然後再細看畫中的對話、說明等,初步分析主旨或作者的觀點。這樣便可大約掌握資料所表達的信息,鎖定相關議題的爭議。

小通:所以小明才叫我留意「明德格物」那4個字!

佩老師﹕對!看完文字,可以開始看畫中人物或物件,並分析它們代表什麼。你記得留意畫中人或物的細節,是否有任何暗示?例如海報中校徽「裂開」了代表什麼呢?再留意畫中各人或物之間的關係,嘗試收窄漫畫或圖片討論的焦點。最後,綜合思考主旨或作者的觀點,把「字」和「圖」結合——綜合標題、對話、畫中人或物等資料,把表達的信息具體闡述。當中,同學切勿操之過急,因為按部就班一步步地解讀,有助同學逐漸收窄議題範圍,避免作答時將焦點模糊。

小識:我很多時都看得明功課內的漫畫或圖片,但為什麼總是不能取得高分?

佩老師﹕這個情G很常見。作答時同學要注意比例。基於捨難取易的道理,同學往往在回答時花最多篇幅在描述漫畫或圖片上,於是未能有效回應提問。同學要知道描述的文字只是敘述資料的特點,不能帶出資料的爭議點:並非答題的重點。苦苦糾纏於描述資料的細節,而忽略回應、指出議題的爭議點,導致喧賓奪主、表現未如理想。所以,在描述漫畫時,同學只要點出當中與主旨相關的項目,以不多於四分之一的篇幅交代便可;另外四分之三的內容,則應放在漫畫或圖片帶出的主旨上,並加入通識知識及概念詞才算回應了提問。當然,這並不容易,需要多練習及不斷嘗試;但只要同學肯下苦功,進步指日可待。

小識:原來簡單介紹圖的內容便可,難怪你常說我的答題「流於描述」!

佩老師﹕漫畫的主旨通常是諷刺時弊或事件的爭議點,同學可多從這個角度出發,思量漫畫表達的重點。由於表達形式較為抽象,靠讀者根據漫畫或圖片有限的線索逐步推斷;所以同學對時事要有一定認知,才可順利找出漫畫與議題的相關點。同學平日多留意時事、多閱讀相關評論或不同持份者的意見,了解箇中爭議點,對解讀漫畫有莫大幫助,否則難以準確地「有料」詮釋漫畫或圖片的意思。

小通:我通常只用一兩句描述漫畫,但為什麼仍不能拿高分?

佩老師﹕考試有指定的發問內容、作答範圍,如果你主觀地詮釋漫畫及圖片,容易失去作答焦點,因此未能獲得滿意分數。所以當同學遇上漫畫或圖片的資料時,應避免加入個人主觀感受,而應茪O於觀察漫畫或圖片中的重點及細節,然後嘗試與相關的議題結合,便可具體地掌握資料。

文﹕溫佩芳老師

插畫﹕謝偉豪

 
 
今日相關新聞
實戰錦囊﹕漫畫、圖片題的技巧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