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3
    星期六

市民讚展品題材多元 倡裸體作品應標明

[2021.11.13] 發表
M+文化博物館昨向公眾開放,有市民批評部分作品涉及裸露題材,認為館方要標示或做好分區。「希克展廳」中展出數項涉裸露藝術品,包括《為無名山增高一米》(圖右),展品旁有「或不適宜青少年及兒童觀賞」告示。(林靄怡攝)

【明報專訊】M+文化博物館昨早10時正式開放,早上9時許已有過百人在門外排隊等候入場。人流在中午明顯增加,部分展館如講述本土文化的「香港:此地彼方」和「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 更要等候超過15分鐘才能進入。有市民認為博物館令人更了解本地文化藝術,但有人批評部分展廳出入口指示不清晰,亦有人認為部分作品涉及祼體題材,認為館方要作出標示或做好分區。

市民杜先生表示,香港素來被稱為「文化沙漠」,M+博物館可以令大憫韝F解本地文化藝術。他認為輪候時間「非常合理」,但批評展廳出入口指示不清晰,如部分展覽廳出入口只准出不准入,館方卻沒有明確標示,令他「摸門釘」。他稱讚博物館展品題材多元化,惟部分展品涉及裸露及生殖器官等「情色題材」,認為博物館應標明相關作品未必適合小朋友觀看。

展廳多出入口 沒明確標示

據記者現場觀察,館內大部分展廳有多於一個通道口,但展廳門口僅標明展覽名稱,館方並沒有明確標示市民應該在什泵a方進入展廳。而「希克展廳」中展出數項有裸露或生殖器官的藝術品,包括《為無名山增高一米》,照片記錄張洹和一眾藝術家全身赤裸,一個疊一個地俯臥在北京妙峰山地上。館方在展品簡介下方加上「此作品含有敏感內容,或不適宜青少年及兒童觀賞」的提醒。而另一幅作品《芬•馬六明在長城行走》,照片中裸體的芬•馬六明披茠蠷v在萬里長城行走,館方就未有貼出標語。

市民:昨日人多 會再到訪

另一觀展市民黎先生表示昨日人流較多,因此只參觀部分展廳,日後會再到訪博物館,但他認為部分展品象徵意義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盼館方日後會增加更多文字說明。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現時進入街市、圖書館等政府場地均要使用「安心出行」,12月19日立法會選舉投票則毋須使用。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馮驊昨日稱,選民到票... 詳情
【明報專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和何桂藍,否認煽惑及參與去年六四集會,案件將於12月9日在區域法院裁決;同案已認罪的5名...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上月通過修訂《醫生註冊條例》,透過特別註冊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包括非港人,政府昨宣布成立特別註冊委員會,負責制定認可醫學資... 詳情
港台公共事務組多人遭調職 「如殺組」 人手削半 蘇敬恆遷文教康體組
【明報專訊】香港電台再有變動,《城市論壇》前主持人蘇敬恆早前被調至文教及康體組,據了解,港台電視部公共事務組多名員工近日亦被通知調至其他組,... 詳情
尊子漫畫
【明報專訊】(請看附圖)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