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2.16
    星期三

輕症居家隔離無下文 消息:與動態清零衝突

[2022.02.16] 發表

【明報專訊】新冠患者滯留社區持續近半個月,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於2月5日曾表明,若疫情惡化,會安排輕症者家居隔離。不過,公院一線病H使用率於2月7日起達八成,該局沒再公開交代家居隔離。有接近政府消息人士稱,家居隔離治療與「動態清零」的策略有衝突,故未達動態清零不會有正式家居隔離,但隔離設施未到位,有不少染疫者因未被隔離需在家等候,是無可奈何的安排。

港府每日公布的陽性人數由2月首4日每日百多宗,升至近日每日1500至2000宗。翻查資料,部分2月2日及3日陽性者已等一周未隔離。

官媒斥清零遭歪曲 港急增隔離設施

《人民日報》本月7日刊文,稱有人在港歪曲「動態清零」,「不負責任地提出香港應放棄『動態清零』,實行所謂『與病毒共存』的『躺平』策略」,混淆視聽。

政府過去一周不斷增加隔離設施,2月8日起逐步將竹篙灣轉為隔離設施,共提供3500個單位,但仍追不上染疫人數。政務司長李家超等上周六(12日)到深圳開會後稱,內地將助港建隔離設施,但無提及數量及時間表。政府昨日最新計劃將皇后山h及荔景h部分大廈用作隔離,共提供3000個單位,惟昨日初步陽性已有5400宗,尚未計算早前未被隔離者。

「實已家居隔離」 民主黨促訂明準則

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袁海文擔心港府認為家居隔離等於「共存」、放棄動態清零,他認為即使家居隔離也可當動態清零。他說,現時客觀上難隔離全部患者,即使內地協助,亦難於短時間內建大量設施,徵用屋h只提供數千單位,可能一日就爆滿。他相信現時患者在家等候時或已康復,實際上已是家居隔離,促政府訂立清晰準則,例如什麼人可家居隔離、其間有何要留意等。

(新冠疫情)

更多要聞
【明報專訊】政務司長李家超、行政會議成員葉劉淑儀,分別有外籍家庭傭工及司機確診或初步陽性,特首辦一名行政主任(EO)亦在快速測試結果呈陽性。... 詳情
記招續無口罩 林鄭促勿糾纏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早前以「要令市民感受到她的情緒」為由,見記者時堅持不戴口罩。昨日再被問及有意見質疑她無法樹立榜樣時,林太重申經考慮後... 詳情
4招疏導滯家患者 徵兩h3000伙公屋隔離 的士專隊載求醫 工會斥推落火坑
【明報專訊】第五波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大量患者滯留家中,特首林鄭月娥推4招應對,包括成立抗疫的士車隊接載有需要患者到指定診所,徵用3000個未... 詳情
皇后山h兩座作隔離營 鄰廈新戶憂疫盼延入伙
【明報專訊】再有公屋被徵用為隔離設施,特首林鄭月娥昨宣布,已落成的皇后山h第1座皇溢樓、第7座皇澄樓和荔景h痟獐荓N用作隔離初步陽性者,合共... 詳情
【明報專訊】正在香港兒童醫院留醫的3歲染疫女童,以及一名百歲新型冠狀病毒病患者昨晚不治,二人成為本港爆疫以來最年輕及最年長離世個案。同時,昨...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