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9
    星期四

默克爾否認姑息普京 「沒什麼要道歉」
強調「外交不奏效不代表是錯」 譴責侵烏

[2022.06.09] 發表
卸任德國總理半年後,默克爾(左)周二(7日)接受《明鏡》周刊記者奧桑訪問,稱不後悔執政時對俄羅斯的外交取態。(路透社)

俄軍入侵烏克蘭後,結束執政16年不久的德國前總理默克爾被翻舊帳,有批評指她多年來對俄羅斯採取綏靖外交政策「姑息」了俄總統普京。去年12月卸任後,默克爾周二(7日)首度接受傳媒專訪,為其任內對俄政策辯護,她否認對俄綏靖,強調「沒什麼要道歉」,並稱在任時為緩和俄烏之間緊張局勢做了許多外交努力,「外交不奏效,不代表它是錯的」。她又表示不後悔2008年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因俄會視此舉為宣戰,且當時的烏克蘭也不符加入條件。

默克爾(Angela Merkel)周二在柏林布萊希特劇院公開接受《明鏡》周刊記者訪問,她表示俄烏戰爭是一個巨大的悲劇,客觀上違反所有國際法,是殘酷和非法的侵略戰爭,斥俄總統普京犯下大錯,「如果我們開始追溯幾個世紀,爭論哪一塊領土應該屬於誰,那麼我們只會有戰爭。這不是一個選擇」。她否認是綏靖政策最終促使俄侵烏,她說:「我已嘗試努力避免災難,外交並不因為沒有奏效就是錯的。所以我看不出我為何要說那是錯誤的,我也不會為此道歉。」但她承認任內沒有「建立一個能防止這場戰爭的安全架構」。

俄中「大到不容忽略」 需共存

俄烏戰爭後,在基輔和柏林不少人都指摘默克爾將與莫斯科的經濟關係置於對烏克蘭的支持之上。許多批評都集中在她的「以貿易促進改變」(Wandel durch Handel)的政策上,即透過深化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經濟關係,鼓勵莫斯科政治變革,以及轉向自由主義和西方價值觀。默克爾任內更因支持「北溪2號線」天然氣管道工程,讓俄天然氣直通德國而備受美國批評。默克爾在訪問中表示,她從不相信可透過貿易改變普京,但認為若歐洲與俄國之間無法建立密切的政治關係,「那麼至少建立貿易關係,因為你不能完全無視彼此」。她還為自己堅持與普京保持溝通渠道辯護,「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核武國,我不能假裝它不存在」。她指出,俄羅斯跟中國一樣,大到不容忽略,「儘管存在各種分歧,我們必須找出共存之道」。

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默克爾與時任法國總統奧朗德在2015年促成《明斯克協議》,要求烏軍和親俄分離分子停火,但雙方敵對行動沒有停止。對於這現已成廢紙的協議,默克爾說:「該協議沒有奏效,這是很大的悲哀,但我不會怪自己沒有努力。」她說,該協議某程度制止了普京,為烏克蘭帶來一定程度的平靜,給該國7年時間發展,並加強軍力。但她也承認,2014年俄吞併克里米亞時或許可以作出更嚴厲的回應。

為阻烏入北約辯護 指未符條件

默克爾也為她反對烏克蘭和格魯吉亞於2008年加入北約辯護。她指當時的烏克蘭民主制度不穩,且是一個由寡頭統治的國家,腐敗問題嚴重,不能迅速將之納入北約。默克爾還表示,她不想激怒普京,「從他的角度來看,這是宣戰」。

(金融時報/德國之聲/法新社)

更多國際要聞
韓國政府鑑於判定國內已達至群體免疫,周三(8日)起全面解除對首爾仁川國際機場的航班量限制,預計入境人數將會增加,另外中央防疫對策本部同日表示... 詳情
撤戶外口罩令 不限聚演唱會盡歡
韓國為令經濟等各方面回復至新冠疫情前水平,積極放寬防疫政策,包括上月已撤銷戶外口罩令及解除私人聚會及商家營業時間等防疫規範,民眾在外聚會時間... 詳情
韓國新冠疫情於今年3月16日達到單日新增逾62萬宗確診個案的高峰,到前天數字回落至約1.3萬宗。韓國政府調整新冠抗疫政策除因疫情近期已見緩和... 詳情
【明報專訊】朝鮮國家緊急防疫司令部公布,截至昨日下午6時的過去一日,新增超過5萬8百宗發燒病例,全國累計超過430萬宗發燒病例,累計超過42... 詳情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昨天公布的每周報告中指出,全球各地區新冠病毒新增確診及死亡人數上周皆減少,但中東及東南亞地區除外。世衛在...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