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1.31
    星期二

海綿彈射記者案覆核 監警維持「無法證實」

[2023.01.31] 發表

【明報專訊】2019年11月反修例運動期間,時任商台記者於旺角採訪時被防暴警察從後發射海綿彈擊中。投訴警察課調查後,去年將指控列為「無法證實」。記者提出覆核,監警會本月中回覆稱,投訴警察課覆核個案和相關影片後,認為調查無任何不妥之處,結果「維持不變」,監警會亦同意。事主鄭先生對警方和監警會維持失實結論極度失望,重申不同意有關調查結果,惟現階段無意再上訴。

事主極度失望 暫無意再上訴

鄭先生於事發同年12月向警方投訴,包括指涉事警員濫用職權,不合理地向他發射海綿彈。投訴警察課去年8月將指控列為「無法證實」後,鄭先生翌月覆核。監警會秘書長本月18日回覆稱結果「維持不變」,並解釋若調查結果顯示無可靠證據支持或否定任何一方陳述,指控會列為「無法證實」,惟不代表鄭先生的陳述不可信,亦不代表被投訴的警員「並無過錯」。

監警:不代表事主不可信警無錯

翻查警務處長去年8月回函,投訴警察課認為警員多次要求在場者離開未獲理會,而影片顯示鄭最後用手觸碰警員手部然後轉身逃走,警員隨即追捕及發射海綿彈,認為警員行為並非不合理。

事主:射彈難言「合理」 警方陳述失實

鄭先生昨重申不同意警方及監警會調查結果,他反駁警方指他「衝上前用手觸碰一名警務人員的手部」的陳述失實,他當時用手指該警員的「行動呼號卡」並讀出編號,是該警員用手接觸他前臂。

鄭又認為警員發射海綿彈行為難構成「合理」,指警方使用武力的原則「須是為達到目的而須使用的最低程度武力」,警員從背後向記者發射海綿彈,其目的合理性成疑,亦不符最低武力原則。

鄭續稱,據2019年警務處新修訂《程序手冊》第29章,警員面對「暴力攻擊」時才可用包括反射彈(即海綿彈)在內「低殺傷力武器」,涉事警員行為不符《程序手冊》,亦無履行《警察通例》,即以互諒互讓態度盡量配合及不應妨礙傳媒攝錄工作。鄭稱對事件已不介懷,惟捍衛真相是傳媒天職,認為警方亦應以專業精神服務社會、嚴守紀律為己任,期望藉此釐清事實以昭公眾,促彼此進步改善。

監警會對此個案無補充,稱審核每宗投訴個案均秉持公平公正原則,充分考慮所有相關證據、錄影片段和資料,才會就個案調查報告作決定,如投訴人對指控分類有意見,可據現有機制申請覆核。

商台昨稱就事件維持原立場。翻查商台新聞及公共事務部去年回應,認為警方結論與部門理解的事實不符,記者當時並非主動觸碰警員手部,亦非被追捕逃走,要求警方覆核調查結果並交代。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港鐵向立法會匯報去年服務表現,去年重鐵列車共154宗達8分鐘或以上的延誤事故,較前年194宗下跌約兩成。不過同時受第五波疫情影響... 詳情
學生舊區規劃賽 工廈變身水耕場無人超市
【明報專訊】土瓜灣是舊區重建的主力地區,多個舊樓收購及重建項目將啟動。市建局早前再伙拍東華三院舉辦青年領袖計劃,予參與的中學團隊發揮創意並借... 詳情
【明報專訊】2019年9月29日的「全球反極權遊行」引發衝突,96人被控於金鐘一帶參與暴動,分拆多案處理。其中一宗涉及8男的案件昨於區域法院... 詳情
【明報專訊】2019年11月中,警方圍堵在理大內集結的示威者,多名示威者在11月18日突圍而出,最終18人被捕。其中一名21歲學生昨於區院承... 詳情
理大外暴動18人開審 5人改認罪
【明報專訊】2019年11月18日警方圍堵理大,示威者發起「圍魏救趙」行動,分為17宗暴動案處理。其中一案控告18名男女,原定昨日開審,其中...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