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市跨代露宿嚴重 毒癮父子棲身帳篷
【明報專訊】阿博斯福(Abbotsford)愈來愈多癮君子跟子女一起淪落街頭,市警指跨代露宿問題日益嚴重,這種情況在近10年甚至15年前未見過。社福界人士指,有關問題涉及代際創傷,致使流浪漢下一代在成年後步上父母後塵。
68歲凱利(Jim Kelly)約半年前開始在阿斯博福1號公路旁棲身帳篷,其41歲兒子泰勒(Tyler Kelly)在手指被砍斷後,約於3周前也入住帳篷,事源他在庇護所遇襲,為保自身安全就投靠父親。泰勒表示,在父親相伴下他會較為安心,並希望在熟睡時有人為他把風,以防施襲者二度伏擊。
兩父子承認有使用芬太奴(fentanyl)的癮癖。當被問到帳篷生活狀況時,凱利說,「有時這讓人難過,我想這是描述這種狀況的最好方式。」
阿博斯福市警指兩代露宿者與日俱增,近10年至15年前沒有這種情況。施巴魯社區關懷協會(Sparrow Community Care Society)負責人韋格納斯特(Jesse Wegenast)認為,露宿者的下一代在成年後淪落街頭已司空見慣,而這些人往往在寄養系統中度過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此舉使他們更大機會步上父母後塵,成為露宿者。
韋格納斯特稱,這是讓大家更深了解關於代際創傷問題,很多可能導致個人露宿街頭的事情,往往也是導致他們的父母淪落街頭的原因。她說,「露宿問題似乎已代代相傳。我不認為會有靈丹妙藥可以打破這種惡性循環,但我可以告訴大家,根據數據顯示,父母對孩子投資,這對無論處於生命哪個階段的孩子來說都非常積極。」
阿博斯福市警警官默雷(Kevin Murray)則指,部分問題自寄養系統,該系統規定孩子年滿18歲就要離開。他稱,他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個年滿18歲的青年被迫從寄養家庭搬走,但這些一開始就處於弱勢的孩子被安排到寄養系統,卻在沒有後續措施的情況下強迫他們回到社會,他認為,該等孩子在年滿21歲之前應繼續留在系統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