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2.11
    星期日

歐智庫評歐盟經濟安全政策 規模不足是最大弱點

[2024.02.11] 發表

【明報專訊】歐洲政策中心對歐盟經濟安全政策提出架構性報告,指資金等面向的規模不足是最大痛點,並建議嚴肅評估俄羅斯、中國與台灣、中東、朝鮮和特朗普等未來可能對全球衝突干擾的風險。

自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去年6月提出「歐洲經濟安全戰略」以來,因歐盟27國重視程度不一,加上今年6月歐盟換屆改選,具體政策雖漸成形,但進展速度未如外界預期。

歐盟重要智庫歐洲政策中心(European Policy Centre)在9日發表的報告中,主張經濟安全必須置於2025至2029年歐盟施政新屆期的戰略議程核心,否則當前的弱點將會大幅暴露,對歐洲帶來可見的後果。

該中心對歐盟的第一項建議是嚴肅評估全球化情勢,包括全球化逆轉和「中國/台灣」等未來衝突風險因子對經濟安全的影響。

中心指俄羅斯雖是當前籠罩歐洲的地緣政治風暴,「中國才是歐洲必須準備因應及調適的『地緣政治氣候變遷』長期局勢」。

報告指出,歐盟正面對綠能、數位、經濟安全「三重轉型」,不但耗費經濟成本,也有戰略上的困難,例如中國已佔全球80%太陽能板和75%鋰電池產量,歐盟的綠能轉型很難跳過它,但這又將持續經濟依賴。

還有像是2020年中國阻擋石墨出口,這項電池科技重要原料衝擊歐洲的電池巨擘Northvolt,「背後可能是中國策略上壓抑歐洲剛開始成長的電池供應鏈,使中國競爭者在國際和歐洲佔得機先」。

該報告惋惜歐盟沒有「早知道」,表示若2019年歐盟綠色新政(Green Deal)能套用經濟安全架構,又或者2015年的上一屆歐盟能思及此,歐盟就會加大潔淨能源領域的投資規模,更早一點避免中國如今的市場主導地位。

因此,該中心建議歐盟必須及時更新保護經濟安全的政策工具箱,包括出口管制、投資審查、保障知識安全、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等。

報告直言,歐洲過去依靠經濟互相依賴和多邊主義的成功模式都正在倒退,美國認清數十年來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在中國身上行不通,因此打算像中國那樣在國際經濟法典之外行事,然而歐盟卻缺乏如美國和中國得以成為超級強權(superpower)的軍力及預算。

「今日,歐盟最痛苦的政策赤字就是規模」,報告稱歐盟不乏相關政策工具,但成效常因規模不足而縮小,例如380億歐元的歐盟「創新基金」(Innovation Fund)是全球最大聚焦在低碳創新科技者,但美國去年就在潔淨科技上投入了2130億美元,比過去5年增加一倍半不只,歐盟的速度和力道相形見絀。

更多國際要聞
【明報專訊】美國國家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表示,經歷強烈的聖嬰年之後,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現反聖嬰現象(La Nina),其天氣模式特徵是太平洋處於...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有關當局表示,一架載有5人的私人小飛機周五失去動力並墜毀在佛羅里達州一條州際公路上,當場起火燃燒,造成2人喪生。 法新...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