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02
    星期六

旅發局料今年訪客升35% 過夜客消費減 稱去年通關多探親 拉高留港日數

[2024.03.02] 發表
旺角街頭不時可見大批拖茼瑽糲蛌漁客。旅發局預計今年約4600萬人次旅客訪港,較去年升35%,相當於2018年的七成。旅發局解釋是參考新加坡及泰國等全面通關後第二年的旅客數字,均約為疫前70%。(朱安妮攝)
文體旅局和商經局昨舉行《財政預算案》相關措施記者會。在回答記者問題前,香港旅遊發展局總幹事程鼎一(左)與文體旅局長楊潤雄靠近交談。(李紹昌攝)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後社會關注過夜旅客消費,旅遊發展局預測今年有4600萬人次訪港,按年升35%,回復至疫前2018年約七成。人數趨升,然而旅發局預計每名過夜旅客平均消費按年跌16.4%至5800元,停留日數料由3.6晚縮短至3.2晚。局方解釋,由於去年通關後探親客增多,消費數字隨留港日數上升。旅發局調查顯示,內地過夜旅客購物佔其消費比例下跌,由2018年61%降至去年49%。

預計4600萬人 復2018年七成

據預算案開支總目文件,旅發局預計今年有4600萬人次到港旅遊,為2018年6500萬人次的70%。本年度政府資助旅發局的實際開支是13.9億元,下年度將增8.8%至約15.1億元,文件稱「目的是帶動訪港高增值旅客的增長」。旅發局預計今年過夜旅客平均消費5800元,較去年6939元下跌16.4%;過夜旅客留港日數料由去年3.6晚縮短至今年3.2晚;過夜旅客的滿意程度則預計維持8.7分(滿分為10)。

旅發局分析,去年過夜及不過夜旅客各佔一半,其中過夜旅客上半年人均消費8200元,比下半年多2100元;過夜旅客中,上半年28%目的是探親、50%為度假;下半年前者跌至24%,後者則升至55%。

內地過夜客消費比例 購物跌餐飲增

調查顯示,去年有1240萬過夜內地旅客,較2018年跌近四成,人均消費6500元,較2018年少500元。該批旅客在酒店及餐飲的消費比例,較2018年均有7個百分點增幅,購物比例則由61%跌至49%,美容及護膚品跌幅最大,由13%減5個百分點至8%,其次是皮製用品,由11%減至7%(見圖)。

旅發局回覆查詢稱,去年底預測今年約4600萬人次訪港,相等於2018年的70%,是參考新加坡及泰國等,其全面通關後第二年旅客數字均約為疫前70%。發言人稱,去年全面撤銷旅遊限制後首數月,訪港旅客以探親為主,逗留時間較長,消費亦較高,去年第四季已回復至約6100元水平。

煙火無人機表演擬5至6月開始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將每月在維港舉辦煙火和無人機表演。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昨在預算案相關措施記者會稱,預計今年5至6月起開始表演,會配合節日或大型活動,例如五一黃金周、端午節等。他說內地現時有很多城市在過年期間不斷放煙花和煙火,甚至有無人機表演,認為有關活動已變成旅客「基本需要」。

就政府建議恢復徵收酒店房租稅,文體旅局長楊潤雄認為不會影響普羅市民,佔過夜旅客平均支出亦少於1%,相信不影響訪港吸引力。他說預算案提出很多吸引旅客措施,相信吸引力比酒店房租稅的影響大。

明報記者

(2024/25預算案)

更多要聞
陳茂波:人工島或遲兩三年 有決心推 何永賢:一直沒計交椅洲 不影響10年公屋供應
【明報專訊】前年估算造價5800億元的交椅洲人工島,原預料可提供19萬至21萬個住宅單位,公私營房屋七三比,首批約3萬伙料2033年入伙,原... 詳情
【明報專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測,下年度垃圾徵費將帶來17.9億元庫房收入,較政府之前預計高最少八成。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昨日解釋,當局... 詳情
聯合病翁亡 揭護士入漏定時量血指令 3更皆未察 院方:工作忙不熟新系統無關病
【明報專訊】89歲長期病患者上周入住聯合醫院內科急症病房,疑因吸入嘔吐物窒息亡,該院事後揭發有年資逾10年護士未按主診醫生指示在電子維生指數... 詳情
【明報專訊】聯合醫院89歲男病人疑因吸入嘔吐物窒息後亡,院方揭發有護士未按指示在電子系統記錄須每4小時檢查血壓等維生指數。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 詳情
【明報專訊】屯門醫院手術室擴建大樓兩間手術室上月有消防花灑喉管漏水。據了解,涉事喉管在內地製造,院方初步懷疑物料質素欠佳,原材料焊接有問題,...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