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05
    星期日

趙錦榮擬參加下屆大選 對選舉過程民主完整性存疑

[2024.05.05] 發表

【明報專訊】上屆聯邦大選保守黨候選人趙錦榮(Kenny Chiu,圖)表示,外國干預公開聆訊委員會首份報告證明其言論正確,並呼籲自由黨政府兌現承諾,設立外國代理人登記處。

他一直指,外國干預可能導致他在2021年聯邦大選中痛失議席。

趙錦榮曾角逐史提夫斯頓-列治文東選區(Steveston — Richmond East),他昨天接受Postmedia News訪問時說:「我們正在這裡進行一場認知戰,這是一場針對我國的空前戰爭。我們需要問責制和透明度。」

外國干預公開聆訊委員會的專員霍格(Marie-Josee Hogue)於前天發表的報告指,儘管涉及的政治競選數量很少,但外國干預行為的影響尚未清楚,此舉最終沒有影響到大選結果及由哪個政黨組成政府。

不過,霍格在報告中寫道,外國干預行為「可能會影響」趙錦榮選區的選舉結果,而她在隨後的聲明中進一步指,在某個選區,假消息可能導致一名候選人勝出,另一人落敗,「但這不能肯定地說」。

趙錦榮於2011年首次當選列治文教育局成員,並於2015年角逐史提夫斯頓-列治文東選區但落敗,不過他在2019年在該選區一雪前恥,奪得議席,卻在2021年被自由黨候選人白恩斯(Parm Bains)擊敗。

霍格的報告提到趙錦榮如何成為假消息的目標。

趙錦榮跟聯邦保守黨的前任黨魁奧圖爾(Erin O’Toole)往往被親中的媒體和社交媒體網站視為反華分子,它們試圖勸阻加拿大華人投票支持兩人。

奧圖爾曾在出席外國干預聆訊時說,歸咎於外國干預,聯邦保守黨在2021年聯邦大選中痛失5至9個本該贏得的國會議員席位;但霍格發現,有關行為對最終投票結果的實際影響「難以確定」,因為在加拿大,民眾的投票決定是秘密,故此不能將誤導性的媒體敘述跟任何特定選民的投票意向直接聯繫起來,「即使我假設一些選民因此而改變投票決定,也無法知道是否能影響到足夠的選票來影響投票結果。」

趙錦榮說,雖然他有意參加下次大選,但他對卑詩選舉過程是否具有民主完整性「失去信心」,他卻沒有途徑對選舉結果提出質疑。

聯邦總理杜魯多上月指,多個情報和安全機構均認為,「沒有選區」因外國干預行為而受影響或改變,但趙錦榮和保守黨外交事務評議員莊文浩(Michael Chong)認為,霍格的報告跟杜魯多有關說法不一致。

外國干預公開聆訊委員會將於9月就加拿大識別和預防外國干預行為的能力舉行另一輪聽證會,而霍格預計將於12月提出最終建議。

更多要聞二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