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10
    星期五

有價講:父母恩,勝萬金——談孝親

[2024.05.10] 發表
(圖:molotovcoketail@iStockphoto)

【明報專訊】教育局《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試行版)》(2021)提出10種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強調教育界對價值觀教育的重視,教界反應理想。至2023年,教育局建議豐富《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內容,包括新增「孝親」為其中一項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藉此強調孝道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

孝親實為價值觀教育之本

提起孝親,筆者首先想到父母,耳邊更彷彿響起許冠傑的名曲《父母恩》(許冠傑及黎彼得作詞、許冠傑作曲)︰「在世間飄泊/孤身仿似浮雲/心底堥C思親添百感/父母恩千丈/一生把我護蔭/有若明燈驅黑暗/念往昔恩義/好比天際慈雲/開解我赤子之心/為我脫厄運/枕邊解我病困/更望神恩多指引/父母恩勝萬金/春暉寸草心/推衾送暖舐犢情深/盡孝守本分/此生遵照父訓/掛念慈親悲不禁……」

抱歉我自己也唱了起來,因為實在太喜歡這首歌。同學不妨也在網上搜尋此歌,然後唱或播給父母聽,他們一定很高興。

《架構》為什麼要加入「孝親」?大概也不需要引用什麼儒家經典說明。飲水思源,孝順父母,天經地義。此為根本;然後重視家庭,情及故鄉、國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現今社會,日見老年化,若人人重孝道,深信有助解決老人問題,讓更多長者老有所依。

重視孝道,千載不變

《父母恩》流傳多年,深究其詞,除了優雅,亦藏茷雃h文化典故。配合現代演繹,實在天衣無縫,詞人的功力更是深不可測。其中的「春暉寸草心」,出自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遊子吟》頌讚母愛。母親的照顧無微不至,孝子無論如何回報,都顯得微不足道。

若與其他唐代著名詩人比較,孟郊無疑較為失意。他屢試不第,直到46歲才得中進士;獲分配的,也不過是縣尉一類的小官。他想到大半生奔波試場,忽略了居於老家的母親,自感難過。大約50歲時,孟郊終於將母親接往任職之地,想到終能奉養母親,不免悲喜交集。他自比遊子,盡情傾訴對母親的感情︰「慈祥的母親,您對我的照顧無微不至。遠行時,我能穿上溫暖的衣服,全賴您的一針一線。您的養育之恩,像陽光之於小草。今日無論我怎樣盡孝,都難以報答您的恩情。」我們是小草,父母是春天的朝陽,這份恩情,實在無以為報。

推衾送暖,出自成語「扇枕溫衾」。宋代學者王應麟《三字經》記︰「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黃香是個孝子,9歲時其母親去世,他日夜思念。為了照顧父親,他每天總搶荌筐祗W的工作。夏天炎熱,蚊子多,黃香怕父親睡不荂A便在父親就寢前扇涼枕席,再請父親去睡;冬天冷,他怕父親受涼,便先躺在H上,用自己的體溫來溫暖被褥,再請父親上H睡覺。

舐犢情深,出自《後漢書•楊彪傳》,原文是「猶懷老牛舐犢之愛」。「舐」粵音徙,指用舌頭舔;「犢」粵音讀,解作小牛。老牛愛護小牛,常以舌頭舔之示意,比喻愛護子女的感情非常深厚,無微不至,屬褒義詞。舐犢情深,我們可要知恩圖報啊。

?價值觀密碼

親人,是需要見的

「孝」是會意字。上半部為「老」,即老人家;下半部為「子」,即小孩,合起來意指老人由孩子扶住或揹起走路。《說文》云︰「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從中可見中國文字的偉大及動人之處。

回顧現實情G,卻有點不一樣,令人擔心。但見幫孫兒揹書包的,俱為爺爺xx公公婆婆,老承子也。教育應從小做起,社會應共同推動敬老揚孝的風氣。

俗語說︰朋友是需要見的。我想,父母、長輩何嘗不然?《說文》云︰「親,至也。從見,親聲。」孝親,自然需要多見幾面,側面指出的是陪伴、關心,這是個重要的孝親密碼,不可不察。筆者自己亦做得不夠,深深反思。

■蒲葦

(資深中文科教師、作家、教科書編者。香港教育大學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名譽顧問。作品包括《清蒲集》、《我要做中文老師》、《一本正經學成語》等。)

文:蒲葦

圖:molotovcoketail@iStockphoto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08期]

更多教育
時事中文:小學生遭質疑請槍
【明報專訊】上海有一小學生參加創科比賽獲獎,卻遭質疑作品出自他人之手,是「請槍」行為。 ■新聞事件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 詳情
【明報專訊】1. 槍 2. 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 詳情
奇趣中華:名師出高徒
【明報專訊】人各有本領,跟隨其他領域的人學習,自己必能受益。將自己的本領授予他人的,稱為「師父」;向師父學習的人是「徒弟」。有謂「名師出高徒... 詳情
語文小錦囊:魯迅的第一個師父
【明報專訊】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1936) 在散文〈我的第一個師父〉,記下他第一個「師父」的故事。有趣的是,魯迅父母怕嬰孩時期的他長... 詳情
講故事:機械人和算術村
【明報專訊】文:麥曉帆 從前有個動物村,村堛滌坁奕ㄢ萲w算術,每天一到空餘時間,他們都會互相討論數字和加減乘除的計算方法。突然有一天,...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