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12
    星期日

無名惡病纏兒身 樂觀母笑伴每步

[2024.05.12] 發表
僑僑(前)兩年前入讀香港耀能協會隆亨幼兒中心,媽媽Ivy(後)說,兒子走路及說話能力大有改善。回想之前需24小時照顧他,Ivy稱入學初期難放手讓別人照顧兒子,但看見他上學時「未入到門口已經笑」和不願放學,就感放心,自己亦學懂享受獨處時間。(賴俊傑攝)
受訪當日,僑僑(前右)放學後扶蚞レ璅恣A在職業治療師(後)陪伴下,花約數分鐘大步邁向走廊另一端。媽媽Ivy(前左)一邊碎碎念「加油」、「好叻仔喎」,一邊陪他走過這段路。(賴俊傑攝)
編織是Ivy的減壓方法之一,她手上的熊公仔花了約兩三周編織。(賴俊傑攝)
喜愛編織的Ivy為僑僑及同學們編織了一條大蔥,寓意「聰聰明明」。(賴俊傑攝)
受訪當天,僑僑(左)與媽媽Ivy(右)走過走廊來到另一課室製作母親節卡,Ivy手把手扶蚢晶揪漸k手,一拼一貼,完成印有「母親節快樂」字句、一個大型粉紅色心型圖案及二人合照的心意卡,作為僑僑答謝媽媽的小小心意。(賴俊傑攝)

【明報專訊】「我有個卑微願望,就是大時大節不要在醫院度過已經很足夠。」過去5年母親節都在醫院度過的Ivy如是說。兒子僑僑出生前已被發現染色體異常,醫生曾預告他日後會發展遲緩,此病罕見得連病名也沒有。5年過去,僑僑無法獨自走路,未能正常對話,Ivy選擇樂觀面對,常伴愛兒左右,見證他每一小步成長,放棄從來不是選擇,「全因他是我的兒子」。

明報記者 黃Y暉

5年母親節都在醫院度過

受訪當日,5歲的僑僑放學後用雙手扶蚞レ璅恣A在香港耀能協會隆亨幼兒中心的治療師陪伴下,在不足10米長走廊,花了數分鐘一步一步邁向另一端,張開手臂迎接他的是媽媽Ivy,「加油!」、「好叻仔喎!」

懷胎日子,醫生在產檢時突然告知Ivy,僑僑其中一條染色體多了半條「7Q23」,日後可能發展遲緩。那時她聽到「發展遲緩」一詞,以為僑僑只會比同齡孩子發展慢一點,相信「有得追」,也沒想過要放棄,結果僑僑出生後身體多處毛病,出現肌力不足、無法自行排尿等問題,自此成為醫院常客。「心臟科、腎科、骨科、兒科、外科、尿科、眼科……」Ivy帶他走遍多個專科求醫,每周帶他覆診3至4日,苦笑道「以為自己在醫院工作」。僑僑病情罕見得要將資料送往日本研究。

病情罕見 資料送日本研究

Ivy於2019年毅然辭去全職工作,24小時照顧僑僑,靠丈夫薪水撐起一家三口生活;她說「我都好想返工」,但僑僑常要覆診,又會有突發狀G,相信僱主難以遷就。

讓Ivy最大壓力的,是新冠疫情期間醫院只准一名陪同者進入,每次覆診等候見醫生需3至4小時,單打獨鬥無數日與夜,其間難以去洗手間,曾等候7小時後難忍便意,只好苦求護士幫忙看管兒子數分鐘。隨蚢晶敞fG漸穩,目前每月只需覆診4至5日。

僑僑如今走路仍需依靠步行架及他人攙扶,說話能力不佳,甚至不懂說一聲「媽媽」,但入讀幼兒中心後,兩年間走路及說話能力已大有改善。

上學後學懂小便分喜惡

僑僑入讀幼兒中心後開始懂得分辨喜惡,最令Ivy意外的是他上學後首兩周已學懂小便。她說以往僑僑一直因不懂得自行排尿,導致尿道炎而經常入院,最嚴重曾發高燒至39℃,需立即入急症室,連續7日吊鹽水和注射抗生素,如今因尿道炎入院次數已大減。

最初Ivy很擔心由其別人照顧兒子,但見到僑僑上學時「未入到門口已經笑」,也不願放學,便感放心。近年她更可趁僑僑上學期間享受「me time」(獨處時間),與其他媽媽吃飯甚至剪髮,去年更嘗試獨遊泰國數天喘息。

作為照顧者,總有壓力很大的時候,Ivy慶幸找到一班媽媽傾訴,「至少有人明白你的處境」。每次陪僑僑覆診,她會帶備針線編織手工藝品,好讓自己專注在一針一線,短暫放下煩惱。

僑僑成長步伐比同齡孩子慢,短短5年間,Ivy經常聽到旁人冷語,近年常有人說「咁大個人仲坐BB車」。她明白大眾對較為罕見的病例理解不足,認為社會不需提供太多支援,「多一份諒解便足夠」。僑僑仍未能完全靠嘴巴進食,需經胃造口灌食,每次外出Ivy都要盡量找有育嬰室的地方,「但市面真的不多」。

母親節買外賣 只願兒子快樂

自僑僑出世後,Ivy說「每年母親節都好深刻,好難忘」,未有特別慶祝,只是買外賣回家吃。至於僑僑將來發展,她說「沒想太多」,「連醫生都答不到將來狀G如何」,只求他健康快樂便足夠,「媽媽有能力時會盡力帶他看多點、感受多點」。

(母親節)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更多港聞
印度裔媽媽陲陘 女兒眼中「女鐵人」
【明報專訊】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印度裔女士Farzana有逾10年駕駛輕型貨車經驗。她與丈夫去年目睹身形較嬌小的巴士女車長幾乎「唻迭v用力扭挼L... 詳情
花墟推母親節產品應節
【明報專訊】今日是母親節,不少人會買花送給媽媽。雖然假日北上及外遊風潮熱烈,外界普遍看淡母親節市道,但仍有不少人願意花錢買花過母親節。昨午在... 詳情
【日月掠影】2016年5月20日:張德江訪港 晤泛民
【明報專訊】2016年,時任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應時任特首梁振英邀請訪港3日。當年5月20日《明報》以圖片為主的A2導覽版報道,張德江與4名... 詳情
失銀包爆衝突 子涉殺父被捕 尼裔死者頭傷8厘米 疑硬物襲擊
【明報專訊】一對尼泊爾裔父子昨凌晨在元朗屏輝徑單位內爭執,其間父親頭部受傷昏迷,送院不治,兒子涉謀殺被捕。警方經調查,發現死者頭部有8厘米長... 詳情
3人獲委任資深大律師 首見夫妻檔
【明報專訊】年度資深大律師委任典禮昨在終審法院舉行,今年有兩女一男獲委任,包括一對夫婦,律政司長林定國致辭時提到,相信二人是本港史上首對同一...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