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04
    星期二

母遺物轉化攬枕 女學懂擁抱哀傷 針線縫癒傷口 物品切入「講」出思緒

[2025.02.04] 發表
Betty的母親兩年前因肺癌病逝,她將母親的長方形枕頭套縫紉成正方形的攬枕套,又說必須從指定方向摺起才可保留正中央白花。她說縫紉時常想起媽媽教過的技巧,又記起與媽媽相處的點滴。(廖凱霖攝)

【明報專訊】40歲Betty受訪時身穿的深藍色碎花連身裙,是媽媽的遺物。在兩年前,Betty喪失同住摯親後,經歷兩星期不敢回家,怕睹物思人,又每天以淚洗面;如今談起摯親,Betty已說得淡然。轉念一刻源自Betty收拾媽媽的遺物時,憶起爸爸早年離世,媽媽在飯桌上說過:「餐飯更難食我都要食。」Betty決心振作,經社工輔助下,將媽媽生前用過的枕頭袋,轉化成沙發攬枕,擺放在客廳,「M家望住佢(攬枕),原來唔止得傷心」。

明報記者 曾諾晞

7年前,與Betty同住的媽媽確診末期肺癌,原本在社區中心當義工的Betty,自此無間斷獨力照顧媽媽,每天洗衣、煮飯、陪覆診。

2023年媽媽病情惡化,醫生通知「應該差唔多」。Betty說當時「好depressed(沮喪)」,一邊處理自己情緒,一邊和媽媽完成遺願。惟即使做足準備,離別那刻也是痛。仍記得叫救護車送媽媽入院當日,候車期間Betty足足哭了10分鐘,捉荈媽的手想說臨別的話,殊不知「淨係叫媽媽兩隻字,我已經開始喊」。媽媽叫Betty不要哭,最後給她一個擁抱,「30多年感情好難割捨……送佢上救護車鶧},我已經知佢返唔到薄v。

早年爸爸病逝還有媽媽相伴,如今媽媽離世,Betty形容自己是「成年的孤兒」。媽媽剛走的兩星期,Betty搬到伯娘家住,怕回家看見那張碌架H,以及H邊媽媽18歲的照片。後來搬回家中,Betty都只敢睡沙發,回家都必先開電視,以免夜闌人靜,自己又跳到悲傷的硤谷。

憶亡母「餐飯難食都要食」振作前行

「但我覺得唔可以永遠停鶩荈布q。」媽媽喪禮後,Betty茪潀洵B遺物,其間記起媽媽當年處理爸爸後事,「儺\飯佢係唔想食鵅A但佢夾硬食,話『就算餐飯更難食我都要食……因為我仲要睇住你,我有好多炾窗A我要繼續行』。我都係齛堣葴A,我想繼續行落去」。Betty遂聯絡社工,獲轉介到聖公會聖匠堂「護慰天使」喪親者支援服務,嘗試將遺物轉化。

「遺物轉化」是讓喪親者以藝術方式,將遺物轉化成生活用品。協會有縫紉機,Betty自己也喜歡縫紉,她說當初想過取材圍裙,因想起媽媽煮飯的模樣;又想過轉化衣物,但物料較難縫紉。某天,Betty想起在媽媽臨走的大半個月,曾偷拍她睡覺的樣子,有紀念價值,便決定取材自媽媽常用的枕頭袋,加上媽媽經常抱蚥顗E看電視,便萌生將枕頭套轉化成攬枕套的意念。

縫紉期間有不少技術難題,「點樣針鶩茼鴠唔會露線、車腳位要點處理?」Betty說,很多技巧師承媽媽,縫紉過程又想起和媽媽相處的回憶碎片。明明鬆掉的長裙,再穿發現已收緊,原來是媽媽背後動手腳;小時候跟媽媽逛街,半途不見,原來去了旁邊的時裝店。

以另一方式相擁相伴

一針一線,不止是縫起攬枕套,也慢慢癒合Betty喪親的傷口,儘管還有疤。Betty用力攬蚖s成品,回味和母親相擁的溫度,她說:「M家望住佢(攬枕),唔止得傷心,反而有禷}心,好似佢(媽媽)換鬙t一個方式陪我睇電視。」

由初次見社工到選材縫紉,前後約6小時。協助Betty的社工林映麗說,其間會不斷與Betty討論,幫她尋找物件與自身連結。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安寧服務總監陳慕寧則說,轉化遺物為喪親者提供契機,以物品切入,言談間整理自己的思緒,「我無緣無故唔會同人講起媽媽翵ヾA但有物件鰜蛂A有機會重提同媽媽麍好時光。對於每個人失去摯親,『講』係好重要」。

Betty說現在閒時會做義工,將來希望進修,學習手工藝及輔導,「仲係會唔開心,但都要好好生活,珍惜自己黈伅﹛v。

更多港聞
推算體育園年派百萬即棄餐具 環團倡撥款建重用杯借還系統
【明報專訊】啟德體育園近期頻頻做測試活動,做好準備迎接下月正式開幕,當中包括食肆及商舖的零售館已試業一個多月。綠色和平預計,啟德體育園啟用後... 詳情
與Uber整合HKTaxi 4月停運 工會:涉八成的士司機
【明報專訊】本港首個的士網約平台、2021年被Uber收購的「HKTaxi」,昨公布4月1日起停運,邀用戶轉投母公司Uber App,司機及... 詳情
國際電腦奧林匹克 奪金中大生:興趣成動力
【明報專訊】國際電腦奧林匹克競賽(IOI)去年9月在埃及舉行,香港代表隊奪得1金、2銀及1項優異獎成績。金牌得主、中大計算機科學一年級生黃進... 詳情
市建呎價1.5萬收購靠背壟道舊樓 第二項公務員合作社重建 低2021年頭炮逾兩成
【明報專訊】市建局向九龍城靠背壟道/浙江街重建公務員合作社項目發出收購建議,向合資格自住業主以實用面積每平方呎15,385元收購。市建局稱,... 詳情
新測量師會長梁志添 倡設證券化基金 助屋署代辦維修
【明報專訊】根據立法會文件,過去10年樓齡達5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已由4500幢增至9600幢,推算2042年將增至22,900幢。擁有多年...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