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未來10年料缺2.3萬家醫 醫學會大選年促各政黨解決問題
【明報專訊】一份近期發布的報告指,加拿大未來10年內需要增加數以萬名醫護人員,包括2.3萬名家庭醫生,此外,其他多個類別的醫護人員需求亦缺少。醫學會指要在大選年向各政黨提出解決問題的訴求。
由加拿大衛生部首席醫療勞動力顧問莫伊諾(Genevieve Moineau)完成,查看本國醫療勞動力在教育、培訓及分佈的報告上周發布,要求進行研究是由聯邦衛生部長,以及除魁省以外的各省份與地區的衛生廳長在逾一年前提出,旨在更了解情況如何處理醫護人員供應問題。
基層醫療醫護人員短缺為本國主要關注問題,不少國民沒有家庭醫生或由其他醫護人員如執業護理師(Nurse Practitioner)提供服務。加拿大健康資訊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CIHI)去年一份報告指,本國逾500萬名成年人在獲得基層醫療服務方面遇到困難。而魁省沒有提出查看要求,原因之一是該省視醫護勞工問題為省內責任。
該份新出爐的聯邦研究報告還指,除了醫生不足外,還預計本國10年內需要1.4萬名執業護士(Licensed Practical Nurse,LPN))、2700名執業護理師、2.8萬名註冊護士、500名註冊精神科護士、2000名職業治療師、2600名物理治療師和1700名藥劑師。
研究指出,由於勞動力供需預測的局限性,應謹慎解讀具體數字,但指整體調查發現「目前和未來10年供需缺口巨大。」
就缺乏醫生方面,研究指該問題並不意外,因為本國沒有足夠的醫科生畢業來滿足未來數十年的需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23年一份衛生報告指加拿大的醫生與人口比例,只有每一千人2.8名醫生執業,低於經合組織平均每一千人3.7名醫生。
以經合組織2023年每十萬人口醫生新畢業人數平均為14.2名,但加拿大只有每十萬人口7.5名,在成員國中,只有日本、韓國和以色列排在本國之後。
衛生部該報告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增加教育及培訓來達到目前及未來醫護人員需求,如護士、職業及物理治療師、藥劑師及家庭生。
加拿大醫學會(CMA)主席雷默醫生(Joss Reimer)就衛生部該報告回應說,醫學會有意在今年大選年向各黨派發出呼籲,就此問題採取行動。
雖然法定大選日期最遲在今年10月進行,但可能提早舉行,因為反對黨揚言會以不信任投票來拉政府下台。
雷默指,領袖不可再無視該問題。她指目前醫生短缺人數達接近2.3萬,但每年只有1300名新醫生畢業,在該速度下,加拿大永遠解決不了缺乏醫生問題。
加拿大醫學會提出多種解決方案,如減少重覆性的行政工作、加強科技包括利用人工智能來改善護理,還有遙距護理應得到公家系統資助。
遙距醫護亦是聯邦衛生部長及省衛生廳長本周將在哈理法克斯討論的題目之一。目前部分省份容許由公家系統支付該服務費用,但另有省份需由病人或其私人保險承擔。